我校召开“华•水讲坛”系列学术报告活动第四讲陈德亮院士学术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3-11-28]

陈德亮院士学术报告会现场

学术副校长刘俊国教授为陈德亮院士颁发学术报告证书

(摄影:傅文骏)

11月24日上午,我校在龙子湖校区举行“华·水讲坛”系列学术报告活动第四讲,本次活动特邀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陈德亮作了《近几十年青藏高原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研究》(Changes in the moisture source of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the last decades)主题报告,会议由学术副校长刘俊国教授主持。

刘俊国代表学校对陈德亮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华•水讲坛”(Distinguished Lecture on Water)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汇集全球水利行业大师的学术讲坛,讲坛学术性与实践性并存,权威性与前沿性并重,旨在加强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之间学术交流互动,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前三讲分别邀请了邓铭江院士、曲久辉院士、孙来祥院士,期待陈德亮院士给大家带来具有国际视野的报告。

陈德亮院士的报告围绕青藏高原降水的水汽来源及变化展开,首先总结回顾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研究,重点评述了蒸散发水汽源区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降水的水汽贡献量变化规律,同时讨论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现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以西的西风带控制区蒸散发对青藏高原降水贡献的水汽整体呈现减少趋势,青藏高原以南和以东的季风控制区蒸散发贡献的水汽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上述水汽源区贡献变化导致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不同区域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差异。尽管已有研究在认识水汽源区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降水贡献的变化规律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大多数分析存在观测证据支撑不足和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湖泊、植被等下垫面变化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蒸散发变化将影响水汽输送和再循环,亟待从水汽来源的角度阐明青藏高原地表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机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贡献都存在“西减东增”格局,可能与全球变化紧密相关,但是相关认识还不清楚。展望未来,水汽来源分析的模型和数据需要进一步验证及减少不确定性,青藏高原下垫面和蒸散发变化对周边地区降水的影响机制研究有待加强,全球变化与青藏高原降水水汽来源变化的关系尚需深入分析。

报告期间报告厅座无虚席,会场气氛热烈,提问环节师生踊跃发言,陈院士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详细讲解,大家收获了丰富的前沿知识,加深了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师生们均表示受益良多。

刘俊国代表学校为陈德亮院士颁发了“华·水讲坛”(第四讲)学术报告证书。此次报告会为师生拓展了国际视野,有助于我校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我校师生的国际化水平,以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聚力支撑“双一流”创建。

一流学科创建办公室、水利学院、水资源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有关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陈德亮院士简介:

陈德亮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哥德堡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和挪威科学和文学院外籍院士等六家科学院院士,瑞典哥德堡大学物理气象学教授,奥古斯特·罗斯(August Röhss)自然地理学与地理信息学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动力学和建模以及大气环流。致力于近期和未来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生态系统、环境和农业的影响研究,目前主要研究第三极(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曾在多个国际和国家委员会及理事会任职,目前担任斯德哥尔摩水奖提名委员会主席,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近期,被瑞典国王授予H.M.国王奖章,以表彰他对瑞典和国际气候研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