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Door
05/ Jun.
2023-06

向未来•2023届毕业设计展——环境设计

        




向未来

艺术学院2023届

环境设计

毕业设计作品展


同学们从城市到乡村,

从社区改造到站城一体,

分别围绕城市工业遗产、交通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乡村振兴、

城市存量更新等国家战略需求

及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畅想,

多维考量设计艺术价值、

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带来一系列丰富多元,

个性鲜明、思路独到的设计成果。

清水润城

商水县雁湖湾滨水公园景观设计

作者:刘文行

设计理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滨水空间被侵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滨水景观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滨水公园兴建。然而大部分的城市滨水公园存在风格雷同、功能单一、生境退化等问题,各种各样的城市病随之而来,人们对优质的城市户外滨水空间需求越来越高,“生态”、“绿色”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提升成为城市关注的焦点。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滨水公园景观,承载着服务城市居民休闲、运动、娱乐等功能,能够有效调节城市小气候,提升城市综合形象,滋润城市发展。

设计选址于商水县清水河上游纬一路以北商宁路以西,以现状滨水为景观基底,力图为城市打造多功能的滨水公园景观,为人们提供多层次的滨水景观体验。场地紧邻市政路,交通便利、周边受众人群丰富、水源充沛,地理条件优越,场地现状存在水体污染、植被杂乱、驳岸僵硬、功能单一、难以亲水、景观效果差等问题。设计结合场地现状,利用现有资源打造清水绿岸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提升城市居住环境达到“清水润城”的设计效果。

本次设计通过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解读,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充分利用场地特性为,以“生态”、“绿色”为主线。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本土植物的利用,通过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搭配修复破损生态、净化水体;以现状滨水为基础,将河道与坑塘串联,优化驳岸流线以草坡入水和软硬穿插的手法打造自然生态的滨水体验;根据周边人群及场地的基础性质,合理增置功能节点,赋予场地新功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的需求;利用场地滨水优势,打造亲水、观水、戏水平台,增强人们在场地内的亲水体验。通过对场地重新规划设计,为城市打造自然、生态、亲水、开放、运动、娱乐、康养的多功能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让原本荒野的场地达到水清岸绿的景观效果,带动周边土地增值、提高城市生活品质、重塑城市形象。


艺语书林

安阳市龙安高级中学景观优化设计

作者:刘羿培

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

在本次改造优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它不仅要满足教学、科研、学习、工作、生活的物质功能,还要满足增进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充分考虑到学校的人口密度大,学生的流动性大,活动方式的一致性,以及流动的方向性和时效性,以最大的限度来服务师生们的学习和工作。

人文精神理念

在龙安高级中学的改造和优化中,考虑到校园所处的地域文化大环境以及校园自身的文化传统。龙安高中自2006年建校以来,为安阳市龙安区的唯一一所公办寄宿制高中。在办学特色上,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走出了一条龙安特色升学的道路。制定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静待花开”的教学理念。通过对龙安中学园林景观节点的设计,体现了龙安中学的办学思想,凸显了其教育特点,体现了其人文精神。突出学校文化特点,创造具有地域性和人文性的校园景观环境。校园的景观设计,不仅是一种建筑与空间的规划,更是一种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规划。


历史与现代

城市边缘区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杨帆

设计理念

现状索须河河道蜿蜒、子槽成型、滩地较宽,经数年的休养生息,生态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而使景观整体效果不突出。

打造一片富有感染力的水面为先导,使人们依水而行时心旷神怡、乐游于此,通过营造崭新、美丽的河岸景观,使人们可以对河道的生态环境有着良好体验,依托浓厚的大运河文化,让人们重新感受当年的运河风采,在人们更近距离地接触水体、河流的同时,实现人水和谐共生。

形成生活区域和自然风光区域,合理布置陆地及水生植被,设置隐私和公共空间,以及良好的隔音效果,改善环境,打造生物多样性的自然风光,打造软硬驳岸,防止水土流失,增强亲水效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


梅城遗蕴,故园焕新

文化延续视角下的公园景观设计探索

作者:张维民

设计理念

本设计将从文化延续的视角出发探讨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从增强城市公园文化内涵出发,加强城市公园文化底蕴,针对城市公园文化景观的营造、地域文化突出、城市公园功能与文化主题统一、 景观设计创新、植物本土化、生态稳定的设计原则。借助地形地貌、设施建筑、景观小品、水体和植物等地域特色元素,南阳梅城公园景观设计通过对背景研究和地理环境分析,深度挖掘南阳历史、月季文化、玉雕文化和汉画文化等代表性文化内容,对现有场地景观进行重新改造设计。为了弥补场地景观的不足,设计倡导塑造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提升场地地域文化底蕴,将南阳梅城公园打造成一个突出文化、内容丰富、地域色彩浓厚、景色优美、生态稳定的城市公园。

重生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广场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曾梦琳

设计理念

为保留人民广场及附近北山在人们心中的记忆,传承历史文化的发展,跟上城市化的发展,对人们广场进行改造设计,该毕设计以重生为主,将曾经遗留下来的痕迹现代结合创新,将此广场焕发生机,不仅为人们增加一个休闲娱乐好去处,而且也为其增添一个标识性广场;广场内著名标注物古楼、石拱桥、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留资源,对吉林人民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它也是马国际拉松的起点,并且曾是吉林女中旧址,对于曾毕业于这所学院的人也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场地附近大量养老院,在人群分析下,场地内部设计了适合老年人休闲养生的场所;此场地主要以绿化面积大为主要特点,绿化以温暖的春季和舒适的秋季为主旋律,场地附近还有湖泊和山,在冬日,有许许多多的人会来广场及湖面上的冰溜冰玩耍,在设计中,我尽量结合场地的自然骨架,构造出焕发新生的人民广场。

基于场地再生的地铁站地面空间景观设计

以郑州市海滩寺站为例

作者:罗雪滢

设计理念

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整合周边碎片化空间,在场地原有的特性以及周边环境的联系下,主要从人的行为、城市景观、生态修复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地块进行着重点不同的重塑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不同类型的空间体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保证市民不仅可以开窗见绿,出门健身,也可以有相互交流的社交空间,增强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同时,缓解人与人之间、人与非机动车之间、城市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打造城市对外的门户景观的同时,又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朝嬉暮享

古城体育公园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牛一凡

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以"一卷新中式的东方画境,一段城中寻梦桃源的奇妙旅程"的设计思想,通过场地布局和设计来创造特别的体验和氛围,通过巧妙的场地布局,可以引导人们游走于不同的区域,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并达到空间多样性的效果,除开传统的体育设施外,景观改造时也应增加适合人们娱乐、社交和放松的场所。如休闲区和儿童游乐区等设施。这些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享受体验。

在景观改造设计中坚持人本主义设计的理念,考虑到人们的体验和需求,不断地优化和提升公园的基础设施和场馆,为市民带来更加舒适、便利和多样化的体育、娱乐和文化体验。同时,强调保护和强化公园所在地和周边环境的特色,以及提高公园的可持续性。

古城体育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将从功能性、人性化、文化性、环境性、美观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创造具有人文和艺术气息、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公园空间,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城市化进程的期望和需求,推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和升级。

遇狮·活化

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景观重构设计

作者:房倩倩

设计理念

本设计在尊重沧州大化工业遗存历史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功能重 组、视觉建构、记忆串联、景观修复”四个方面,遵循尊重与保留、更新与利用、联系与开发等三个原则对沧州大化化肥厂进行更新设计。针对 场地活力低、生态性弱、建筑闲置等问题,采取场地空间重构、建筑空间重构、景观空间重构等三个方面实现城市生态公园和工业遗存综合开发两个目标,不仅能实现产业转型、基地活力塑造,同时也实现了文化创新。结合沧州市历史文化以及大化工业文化历程,进行改造更新,力求焕发出新时代下,沧州大化工业遗址的新魅力,向沧州人民展现沧州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精神文化。将视角定于“三生空间”概念,试图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重新定义工业遗存空间,将其转化为满足当地居民游憩,颇具地方气质,活化工业遗存的综合性工业遗产公园。

溯古留声

瑕丘遗址前广场改造

作者:霍宇梦

设计理念

此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保护与更新瑕丘遗址文化的过程中,注重遗址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结合,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同时,加强对当地瑕丘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公众的文化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促使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只有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才能确保瑕丘遗址文化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取得实效,为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织”补城西

安阳城西钢花公园景观设计

作者:孟相超

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场地选址为河南省安阳市钢花公园,设计面积约为7.93公顷,通过探索在存量优化之下的老旧公园改造方向,力求带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场地位于安阳市老城区和工业区交织地带,靠近殷墟文化遗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此样现状下充分结合“城市双修”以及城市公园等相关理念,尝试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进行渗透,保留原有场地部分本土植物和生态基底,深入挖掘场地特有的记忆和文化内涵,复苏场地活力,解决剩余空间较多的现状问题。其次,通过渐进式、多元化的改造策略进行空间布局,加强空间循环持续发展,针对性的进行功能修补、生态修复,满足多样化的空间布局需要,打造高质量的公共活动场所。

拾趣

基于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公园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宋雨辰

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在儿童友好的视角下对公园进行改造,在场地的总设计当中,将月季元素与其融合,以“一环两轴五区”对场地进行整体设计,并以动静的不同将场地划分为动区域以及静区域,致力于在设计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场地的区域设计当中,根据儿童的年龄段对场地当中儿童的游玩区域进行分龄段处理,划分出家长陪护以及老年人活动的区域,达到丰富了场地空间的同时,也满足了主要人群以及次要人群的需求,让儿童在游玩中减轻学习压力,在游玩中获得成长,在游玩中获得快乐。

TIME BOX

基于模块化理念下的社区更新设计

作者:王瑶

设计理念

设计以延续城市记忆、激活社区活力为出发点,植入模块化设计理念。整体设计贯穿两条主线。一是通过挖掘场地信息,提取有关场地的文化符号,比如纺织、记忆历史、苏式建筑等打造独特的文化景观;二是通过模块化整合,包括模块化整体分析划分功能区域以此来降低由于社区环境的复杂性所带来的改造困难,使得社区改造能够更多保留烟火气息;模块化设施的引入来解决社区内的杂乱无章等。整体打造一处以延续城市记忆为出发点,结合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得场地不仅更宜居、更环保、更生态的同时又不失人间烟火气息。

L+W+P瑞光创意工厂更新设计

刘杨澜

设计理念

将瑞光升级为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

不扶自直

探究老幼共融新模式下的城市空间更新

作者:杨孟

设计理念

本次公园设计的主题为“老幼共融”,设计旨在改善环境、增强交流,建立一个氛围良好的公共空间,照顾到老幼两个弱势群。创造一个多元、包容、互助的公共空间,以空间为主要设计重点,辅以感官设计,运用专业景观设计手法突出生态和地方特色,以“儿童娱乐、老年聚会、亲子互动、文化延续、休闲娱乐、户外体验”为特色,把精神放松、情感培养、交流互动作为该设计的目标定位,打造一个闲暇时光治愈身心、重塑心灵的公共空间。

基于模块化理论下的适应性居住区景观改造 以广电天韵小区为例

作者:狄昕

设计理念

本课题为基于模块化理论下的适应性社区景观改造,以适应性改造为核心,结合模块化设计,构建一个集休闲、社交、文化、运动等多方面功能的社区景观,通过不同的组合排列方式,将原有不同功能的模块空间进行搭配,满足适应性社区所需的功能,也激发了居民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同时在设计中把场地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打破传统道路界限使居民行动更加方便自由。

郑州市东风渠河岸改造

基于“双向弹性”设计理念重塑郑州东风渠景观设计

作者:张浩东

设计理念

“弹性景观”是城市中用于抵抗自然灾害,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韧性空间,强调基于人工参与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力和景观性,使景观能够抵御和缓冲外界干扰,具有自适应力、能够自我修复和再生、并富有可持续性。弹性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核心是通过以洪水位线、常水位线为基准,分别设计道路流线,并以道路流线为中心安排景观设计。而“双向弹性”理念是指通过“弹性生态景观”“弹性功能区域”两个方向进行设计,旨在多维化的利用弹性思维重塑东风渠河道景观。

“易”趣恒生方圆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作者:赵紫昱

设计理念

安阳的羑里城是周易文化的起源地。本身就很好体现了地方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周易文化本身就充满着文学,艺术,哲学等多领域的内涵。将其运用到滨水景观当中会呈现出多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周易文化强调阴阳平衡、五行调和。这一思想在滨水景观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因为水也有着协调的意义。滨水景观既有水、又有陆地,水和陆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关系。在滨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中,达到这样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不也是一种意义上的协调互补吗。达到这种动态平衡需要全面考虑水和陆的关系,采用合理的手段来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出发点。拉近人与水之间的距离,在亲水的同时让游客体验到当地文化趣味,体会风土人情。其中提到的文化趣味就指代了题目中的“易”趣恒生。易代表着安阳著名的周易文化,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易”趣恒生意思也通意趣横生,前者更能体现出一种当地文化的韵味。恒而不是横,永恒而不是纵横,因为纵横给人感觉一定程度上缺少条理性。而永恒却代表着愿古韵,特色文化的韵味永远的回荡在这方圆十里。也称“易”趣横生方圆里。设计主题由此得来。其中U型的木制栈道的总体造型就借鉴了太极造型中分开的两极,两个亲水平台隔岸相望,就像阴阳两极相互呼应,相互协调。

红色记忆

林州市红旗渠纪念性文化广场景观设计

作者:路镇恺

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传承精神、演绎文化、纪念事件和体验场所为设计理念,旨在结合林州市传统民俗特点,通过深入理解和挖掘红旗渠精神中的精髓,将红色文化要素应用到纪念公园活动设施中,打造出“小空间大精神多功能”的人性化场所,为当地人民提供一个便捷的延续记忆、传承经典的“世外桃源”。

溯古留声

瑕丘遗址前广场改造

作者:周禹丞

设计理念

河心岛作为江河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由于其地处陆地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较强的物质交流能力,同时也是多种生物的栖居地,在水体与陆地之间起到了承继作用;作为候鸟的“生态踏脚石”,其在候鸟的迁移路径上有着很高的生态敏感性和生态价值。佛山市自2017年开始对河心岛进行恢复,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步入“保护式恢复”的行列。佛山市内大大小小的河心岛共有48个,需要按照“一岛一策”4进行生态修复,把这些河心岛打造成环境秀丽、物种多样、生态均衡的生态岛屿,或是风景美丽、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城市绿洲。本次项目位于佛山南海西樵镇20号河心岛项目,位于南海区西樵镇的吉水涌上,南临樵珍花园,北临康胜新村。面积约7.6公顷(114.4亩)。本次设计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修复的设计主题,试图探究:如何改善河心岛生态环境现状、提升河心岛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重效益,修复河心岛的景观风貌,并且塑造一岛一特色的生态景观系统?并且应该采取何种景观设计手段,使得场地在符合基本满足周边人群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生态修复的处理方式,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最大效益?同时本次设计以生态修复理论为指导、以案例为参考,结合国内外生态修复发展现状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生态修复在未来的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作为本次景观设计研究的理论依据。在具体的设计中,针对场地现存问题,提出“3R修复策略”,从生态、文化、人居三方面,修复城市环境,缓解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发展场地文化,激发场地活力,塑造河心岛的人文气氛,从而体现人类保护自然、自然孕育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主题,使河心岛再次繁荣发展。

生之所享

老龄化背景下公共空间的适老性景观设计

作者:马温源

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以"适老养老"为主要思想,尽可能消解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机能下降带来的消极情绪,以适老化设计为媒介,通过引导老年人进行户外的娱乐活动、体育锻炼、交流互动,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归属感和生活质量。此次设计将原场地内部一银杏古树保留,并以此为特色景观节点之一,增添了场地的历史文化气息,提升了老年人群体在其中产生的追忆感与归属感。将区域历史特色与适老化设计相互融合,建设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改造设计。

椿禾——保留老工业区空间

记忆传承新时代文化发展室内空间改造设计

作者:林霖

设计理念

依据控规要求,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翻新改造,把该区域建设成为有独特韵味的文化艺术生活空间,赋予新的功能,形成独特文创园体系。本设计旨在保留老工业区文化历史,降低改建成本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对该空间进行文化服务的功能创新,使原有的老工业园区焕发生机,并使得老工业园区的文化精神得到纪念与发扬,将室内充满艺术与创意,展现城市文化历史;打造一个环境更舒适、结构更合理的室内空间,同时,巩固和加深对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原理以及对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枫丹白露

叶县盐都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作者:范佳盈

设计理念

当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也越来越渴望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一处心灵栖息地,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城市公园就扮演了这一重要角色。城市公园的设计除了功能空间的规划、道路的改造以及景观设施的配置,还要运用丰富的植物进行科学的搭配,让城市居民在这里可以体验大自然之感。本次设计以“枫丹白露”为主题。“枫丹白露”这个译名出自朱自清的之手,被认为是最美地名的意思。他笔下的“枫丹白露”是这样的:“坐着小马车在里面走,幽静如远古的时代。阳光把树叶子照得透明,一圈儿一点儿地洒到地上。路两旁的树有时候太茂盛了,枝叶交错成一座拱门,低低的,远看去好像拱门那面另有一世界。”因此我想打造一片茂密的树林,在蔚蓝的天空下,太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透出来把树叶照的透亮,漫步于其间,十分治愈。本次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打造出一个大自然风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丰富植物的种类,增强空间的层次,参照四季观景植物以及不同高度的乔灌草植物之间的组合方式,遵循绿色为主、自然的、生物多样性的景观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对该项目区域进行总体规划与布局。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环境空间,体现乡土风情,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豫蕴历史•承续记忆

商丘市朱台文化公园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贺云飞

设计理念

以“豫蕴文化·承续记忆”为主题,通过对绿色植物的巧妙加工和运用,实现了人、自然和空间的完美平衡,贴近生活。同时,通过对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的巧妙运用,将绿植和古建筑风光完美融合,打造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受形式。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也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场所。

碳中和

视角下的青岛青钢遗址空间改造设计

作者:王池嘉

设计理念

公园的大体概念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可持续且生态的体系,以碳中和为主导设计思路,融入低碳理念作为公园设计的基调与精神内核。公园的积极作用在于为城市的发展架构提供充分的支持,从而实现地区未来性的社会进步。城市的发展进程未有尽期,而城市公园应协同城市的发展,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延续性。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的功能,包括休闲、社交和观赏等。在公园的营造、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采用合理的低碳设计方式,以减少碳排放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植物配置方面,应该精心挑选和布置,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园的碳汇功能,并有效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其次是宣传低碳文化,将低碳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通过影响居民的生活习惯降低居民在生活过程中的碳足迹。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园健康景观设计

以大连市普兰店区千年古莲园为例

作者:曲晨忱

设计理念

以普兰店千年古莲园为例,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场地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环境心理学、健康景观、康复景观、园艺疗法以及人性化设计理念,归纳出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园健康景观设计的特点和设计策略。营造一个具有老年人文关怀的温度场所、城市儿童回归自然的游乐场、充满运动活力的城市健康乐园、延续古莲遗韵的文化体验空间的城市公园。在基于理论和调研的基础上对普兰店千年古莲园进行健康景观设计探讨。公园整体设计以“践行健康景观发展理念和满足老年人以及周边社区功能需求”为主题,分别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健康、家庭健康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打造集老年关爱、亲子游乐、时尚运动、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都市休闲文化公园。

田园景观研学基地景观设计

以邓州市习营村为例

作者:陈庆新

设计理念

场地概况

场地位于习营村习氏祠堂景区南侧卧龙岗。目前,仅有靠近堰子河侧河岸进行景观绿化,场地其他区域则为农田,南侧靠近南水北调总干渠和生态保护林。

设计目标

打造集教育、技术、休闲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在教育方面,将农村地区特有的农耕、民俗文化和体育、自然教育相结合,打造满足全龄化的研学教育基地。在技术方面,打造串联科研人员与农民的技术推广基地,打通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在休闲方面,以体验农村生活主要特色,以生态采摘、民俗体验、钓鱼等特色活动,打造乡村休闲打卡地。

设计定位

生态文明:在利用场地原有田野结构的基础上,尽可能以低开发的手段,减少对场地生态的破坏。

文化复兴:设计遵循对乡村生活及文化的传承,复兴地区农耕文化,利用场地内的良田,并以现场演示传统牲畜辅助耕作的模式科普传统耕作文化,及农副产品加工体验等手段实现文化在人群中的复活。

产学研结合:通过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立足邓州,辐射库区:立足于邓州市百万人口,辐射丹江口水库库区,将研学基地打造成区域一流水平。

设计策略

多元的研学空间融合

结合南水北调精神、农耕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农贸四大特色主题,打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田园景观研学基地。并通过课程方面的设计,构建出符合邓州农业特色的田园景观研学基地,通过演、说、听、视、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根据四大特色主题进行设计,在南水北调精神方面,以南水北调建设、移民的亲历者,对相关的历史进行讲述,并结合沿线的各类水利设施模型,形成历史、科普为一体的南水北调精神研学教育。在农耕文化主题方面,采用传统耕作方式,让学生参与农业耕作中,体验种植、耕耘、采摘一系列活动,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在生态旅游方面,结合农村特色民居、田园景观,配以咖啡、茶艺等文艺青年人所热爱的餐饮,打造流行的网红打卡点。在特色农贸方面,一方面,根据基地内的农作物及副产品所制作的“基地礼物”,另一方面,与农民合作,将乡镇中“赶会”这一农贸习俗复制进入基地特定区域,让游客在基地即可享受乡镇特色市集文化。

基地全龄化设计

所谓全龄化,不仅面对一个群体,而是面对家庭的各个年龄段群体,这才是真正的综合研学基地的概念。使各个年龄段在每个园区中找到自己适用的空间,既能满足儿童健康成长、中青年人舒适休憩的需求,也能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最终满足不同人群在研学空间中的需求,为研学基地扩展更多元的目标人群。

产学研结合

研学基地计划与邓州国家杂交小麦基地合作,一方面推动杂交小麦育种在当地的推广,助力小麦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为参与研学教育的学生拓展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建立研学基地自身的优势壁垒,促进研学基地差异化发展。

拾遗•共生理念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以南阳市人民公园为例

作者:姬建鑫

设计理念

该设计是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为出发点,使南阳市的历史文化与各功能区相互融合,明确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为指导理念,通过本次设计,保护现有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将非遗文化再现,实现文化、生态的全方位守护,解决历史文化遗失与空间没有充分利用问题,解决公园设施老化,硬件缺损等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的同时,提供休息、游玩、锻炼、交流以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并发扬传承与创新的精神,使场地遗址的文化与各功能区相互融合,盘活场地文化资源,重新焕发生机。从整体上提高公园的使用需求与空间需求,打造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新型公园,提升南阳市人民公园的整体景观品质,打造更高质量的城市公园。

老有所依,老有新智

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

作者:关梦瑶

设计理念

随着老龄化问题不段加重的环境背景下,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且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感知能力等方面的下降,老年人不能像年轻的一代一样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与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鸿沟。因此,在了解当代社会中老年人与智慧化方面的需求和矛盾点,以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背景进行分析,根据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对室内外的公共空间进行更新设计,如室外的道路规划、智慧景观绿化,室内的公共空间布局、功能区域的规划、智慧化技术的应用等等,将智慧化空间体系与适老性相结合,有效的提高养老环境质量,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实现真正的“老有所依,老有新智”。

缘起镜间

齐齐哈尔市阳光公园生态景观改造设计

作者:李宇轩

设计理念

以“缘起镜间”为主题,对齐齐哈尔市阳光公园进行生态性景观改造设计。在改造设计中本着生态优先、功能多样化、经济实用性的设计原则,并且遵循地域性设计、互动性设计、文化性设计等设计理念进行景观改造设计。旨在通过对场地内特色生态景观的设置,如林镜,水镜,花镜,草镜等景观空间的营造,吸引游客参与其中。在改造设计中还合理安排功能分布、道路分级、景观节点及轴线,充分考虑植物及铺装的辅助作用进行整体性设计,最终设计出以生态景观为主的阳光城市公园。

因地制宜

在齐齐哈尔市阳光公园生态景观改造设计之中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地利用好阳光公园的自然生态优势并将其放大,采用合理有效的办法突出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齐齐哈尔地区的气候变化选择合理适度的植物种类、植物种植方式和植物种植面积等。从而增强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实用性。深度齐齐哈尔市阳光公园周围的生态自然环境特点,在公园内合理的选择建筑廊道等景观与固定建筑的地理位置,进而增强景观区域的通风和空气流通效能,使得阳光公园改造设计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

化繁为简

在进行阳光公园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同时考虑植物群落,动物群落以及微生物群落的自然环境生长特点,依据不同生物的生长特点合理确定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各类植物种类、空间构造类型以及辅助设施建设形式等内容。物种多样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态群落的整体特性,同时体现生物群落稳定性和群落平衡性之间的协调关系。打造出动植物生态和谐共生的景观,不会因为认为的景观设计参与破坏场地周边的生态平衡。通过本设计理念提升区域景观的生物多样性,进而凸显景观设计的生态特性,完善景观的功能性以及结构性。

宠物星球

基于宠物友好型景观设计

作者:刘婷

设计理念

净秀公园地理位置等条件综合性高,周围分布众多居住小区,饲养宠物的人数量多,对城市宠物公园空间具有较大的需求。关注场地的区位特征,并结合场地现状,实际情况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在充分研究分析场地现状的基础上,保留原场地中非养宠人士的空间需求,表达对原场地的尊重,以及保持原场地特色。设计以宠物需求为题,以地为基,以人为本,结合场地的现状特点,运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将净秀公园规划和设计成为集宠物活动、人宠互动、宠物排泄、宠物表演、宠物集市、非养宠人士活动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公园空间。

快到“挽”里来

基于共享理念的航海公园更新设计

作者:闫键行

设计理念

本次航海公园设计的理念为“共享”,旨在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更新设计,通过对景观资源的设计合理分配,尽可能解决空间内人们缺乏交流的现状,达到共享的目的,建立人与环境的彼此尊重的关系,尊重人的行为和习惯,使共享理念真正融入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根据基址现状的调研分析以及设计思路的提出,设计中注重共享理念下的设计, 结合实际状况来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该场所的分析,了解城市的空间与特色,营造独特的共享性景观。通过设计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人群,打造出别样的景观。

善意景观,照见生活

郑州晚晴山庄老年公寓景观优化设计

作者:陈昊月

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选择郑州市晚晴山庄老年公寓,该场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是以景观疗愈的理念为主,建设一个适合老人居住,活动休闲的生活场所,建筑内部空间、园林景观要素和公共设施使用无障碍体系系统,打造出一个最朴实生动的善意景观环境。治愈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用景观治愈老人,打造让老年人生活的安心舒适的“家”。

少年从远方而来,乘风破浪,

跨过山川河流,迎着朝阳星光。

青春有限,艺无止境。

他们用画笔浇灌了梦想,点燃了青春。

他们怀揣着梦想,满载着希望,

正奔赴他们心中的远方。

5.29-6.08

9:30-19:0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美术馆(图书馆9楼)

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