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Door
09/ Jun.
2022-06

潮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设计展——环境设计专业

        

又是端阳毕业季,遍插茱萸赴前程。2022届艺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线上展开幕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此次展览定为“潮声”,逐时代之潮,绘山河壮美,展与时偕行之声;逐艺术之潮,塑胸中丘壑,鸣创新向前之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四年来,我们一起见证了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一起感受了学校七秩风华的丰收与喜悦,一起亲历了疫情中线上线下教学的挑战与机遇,一起收获了奋斗路的奖励与荣誉。历经四年的沉淀和努力,我们用毕业设计展览的方式来呈现专业技能的创新,表达生活的观察与理解,反思四年教育的成败得失,寄托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一件件设计作品的生命,因展览而永在,因永在而不断回响创新,这是艺术的蜕变之路,也是一个设计者的成长之路。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文艺的历史方位,扎实技艺是创作的基石,培根铸魂是创作的柱石,传承创新是创作的磐石。希望同学们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循序渐进,把设计作品融入生活日用,把艺术创作绘在祖国的大地,用人生奋斗完成担当使命。

最后,祝愿同学们怀着理想,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艺术学院 武金勇

作者 I 于子尧

指导老师 I 武金勇 杨桦

在当下的城市单元里,不断重复的高楼幕墙、趋同化的景观、未被有效利用的空间、破旧的景观设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单调乏味,城市建设中的各种要素失衡导致人们的生活空间难以得到高质量保证。在当下的城市发展当中,并不缺少科技,缺少的是科技如何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场地选址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7.69公顷,周边的产业已构成全新的培育模式,拥有多家“双创”空间,外部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综合孵化器,比如郑州高新区科技园、中原产业园、河南专利孵化园等,为场地设计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设计通过解决场地矛盾,进行空间节点的规划安排,以及节点内的景观设计,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引入大数据,通过行为活动感知-信号解析-信号传译处理这几个步骤来分析场地人群特点,从而进行不同场景环境的构建,制作每个人的专属个性化移动方案,创造更多社交和叙事的可能性。

作者 I 乔荣波

指导老师 I 武金勇 杨桦

本次设计的场地设计选取了辛店镇潩水河中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一段,面积约为8公顷,附近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设计想要从结合新郑古城历史,寻找潩水河文化,从黄帝饮马泉遗址及新郑文化资源为人文景观切入点,在改善潩水河河岸及水质的基础上重现潩水河的优美风光。通过对场地的调查研究、资料整理及周边用地的分析,对其进行有针对的设计改造,提高人们的参与度,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传承及宣传,维护场地文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激活场地活力。

作者 I 刘权文

指导老师 I 张丹

徐州市铁路37宿舍是一个典型的老旧铁路社区,位于两条铁路交汇处的三角区域内。由于长期与城市发展脱轨,社区逐渐成为了城市中的孤岛地带。本次设计通过对铁路37宿舍内部现状以及场地发展历史的梳理,总结出了最突出的几点问题。为了打破场地的封闭性,削弱场地的孤岛效应,从而提出了“新陈代谢”的设计理念。此次改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宿舍内部生活环境的改造,二是引入外来商业活力,设置铁路主题文旅,以此来激发社区的新活力,使其重新融入城市的发展当中。最终将社区打造成一个集生活、集市、观光、休闲、铁路文化科普于一体的新铁路37宿舍。

作者 I 陈秋玉

指导老师 I 李杰

本设计的研究对象是滨水湿地景观,通过对湿地景观设计理论进行分析,探索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如何能够产生与人的良好的互动体验,并且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前期对贾鲁河的气候条件、物种情况、人文历史等进行了数据调查和分析,对当地的建筑、人文、水域、道路、植被现状进行了现场考察和现状分析。中期总结出对于城市滨水湿地公园设计的思路,包括目标原则的确定以及策略的提出。后期总结出以环境、文化、经济、城市空间效果等方面对贾鲁河明理路段设计影响的因素,最后将总结的城市滨水湿地景观设计方法,实践应用于河南省郑州市贾鲁河滨水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

作者 I 仝小和

指导老师 I 周科

一座城市的文化和习俗往往可以通过最市井的地方传递出来,不同城市中的菜市场都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回忆。本次设计是对菜市场进行更新改造,意在使用材质和铺装、空间环境的设计营造出满足各年龄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及消费心理。

直线、折线、木材、布料、大理石、混凝土这些最基础的元素搭配在一张,加以北方浓烈的颜色,北方人的热闹。构成了独属于河北一座小城中最具代表的菜市场,对于未来的发展则是希望能够一直将菜市场的历史脉络延续下去,不断的升级完善,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保留每代人的记忆。

作者 I 黄茜茜

指导老师 I 叶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已成为重要方向。饲养宠物已成为热门选择,宠物能作为精神寄托的媒界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帮助人们排解内心的压力和孤独。由于近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人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宠物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本设计的题目为“陪伴者”,将着重描述“陪伴”这一词,陪伴者针对的对象不仅仅是人类,也是指宠物。人与人之间是互相陪伴,宠物与人之间互相也是陪伴,宠物与宠物之间也是陪伴。可以将宠物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也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人与宠物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周边居民之间的交流,也增添了居民生活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邻里之间和谐的关系。

作者 I 霍瑞萱

指导老师 I 金玉甫

本次设计以“旧绢点新颜,惊现春草芽”为设主题,嵌入动态、静态、竖向多层次的景观空间规划愿景,从交通流线、空间营造、氛围感受、生态打造、对和谐公园进行更新设计。通过对游览路线梳理,增加出入口导向标志、设置车辆限行,使园区内道路更加符合游览习惯;增设运动跳舞与儿童活动场地激活公园活力;设置下沉广场或悬挑平台提升层次空间感受。注重景观的美化、绿化,更新塑造树下空间,形成疏密有致的层次效果;增加喜阴的开花植物,丰富园区色彩,营造一个四季分明的生态景观;同时增设蓄存滞留雨水水道,调节区域水资源循环,保护城市微型自然生态。

本项目以公园景观空间及绿地和交通组织为主题,划分道路的分级及功能区具体形态;考虑公园入口与周边道路的关系,设计的无障碍通道,划分停车区域及紧急安全疏散线路。分析城市公园的外部空间,结合人在外部空间的活动规律,考虑空间的动静要求,规划设计不同的功能空间并且兼顾封闭和开放的活动要求。

其中使前人的精神在新时代下焕发新的活力作为公园的首要元素,结合空间组织设计出满足景观要求的景观空间。考虑尺度、色彩与环境的协调结合新乡文化选择适宜的建筑小品。

作者 I 李诗雨

指导老师 I 叶琳

本设计从景观叙事的角度出发,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强调事物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形成明确的场景感和场所感。从而承载了郑州西郊的记忆片段。相映相生正是呼应了城市的记忆性并与自然要素达到共生,给体验者一种生命力和场所感。

文化活动:结合场地周边环境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场地周围有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公园内活动类型多样。在充分分析人群结构的基础上,达到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目的,吸引市民的参与感。自然环境:以场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分析场地的现状,更新改善公园内的老旧设施和雨水过滤系统。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完成场地的整体设计。道路规划:以圆弧形道路作为整个场地的框架,结合场地文化,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营造出方便人们集休闲、娱乐、运动、观赏为一体的活动场所。

作者 I 刘博颖

指导老师 I 郭一琳

结合设计区域的资源条件、现状发展,本次设计场地定位为文化体验、绿化休闲为主。结合设计区域内的地质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建设成为城市文化“会客厅”、展示洛阳文化的窗口。通过景观为洛阳城增添古都风韵,体现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融入性小游园。

本次设计场地的设计主题为“洛阳城里现春风”,项目通过营造五感的多样化体验空间,运用空间叙事的手法突出洛阳城的传统文化特色,把“文化、风韵、创意、休闲”作为设计场地的目标定位。在场地建设中充分融入了人文空间、科技空间和文创空间三位一体的空间活化模式,从而唤起场地中的文化生机。在场地中设置“水席”体验景观、文创售卖、经典传唱、智能互动、花镜等,通过多感官体验有机串联起点线面不同的片区,编织出多元的场地空间。运用智能科技,顺应5G时代要求,构建文化传承创新模式,通过文化创新,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

作者 I 齐文

指导老师 I 郭一琳

项目所在地河南省安阳市城区南部,占地约7.13公顷。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为三角湖公园内部景观的设计。该用地位置处于城区南部,安阳文化与历史的一个窗口也是安阳四大公园之一,设计要充分体现和提升安阳市文化景观形象,体现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景观,与整个区域融为一体。以文化、体验作为切入点进而布局设计。

此次优化更新设计要充分发挥三角湖公园古城文化背景的优势,以社会热点人口老龄化作为切入点,针对人群特点设计规划功能分区,满足现代游人需求。突出古城文化特色,升级改造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本次城市绿地公园设计的主题为“颐乐园——解构421”,项目旨在营造针对三类人群的活动休息健身空间,运用现代营造微地形、疗养花园、无障碍设计、人机工程学手法突出,以“古城文化宣传、亲子互动、老年人多样活动、健康生活、生态建设、漫步空间”为特色,把文化、运动、休息、科普、互动、疗养作为该设计的目标定位。

进行景观优化升级改造后安阳三角湖公园属于城市公园中的生态适老性公园,景观节点的显著特证以健康适老,亲子互动为中心设计点,环湖跑道和滨水活动区环湖而建。在景观结构的规划设计中,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以古城文化为场地背景,通过针对人群切实需求规划功能用地。通过景观空间的呈现让人与自然更加融合,在场地中可以各取所需。围绕设计理念规划景观打造将三角湖公园结构规划概括为一湖两环三支点的结构。


作者 I 孙煜朝

指导老师 I 金玉甫

如今,人们在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往往忽视了对传统地方的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导致有些传统文化甚至到了无人继承、无人了解的地步,这是一个不良的现象,荣成的传统胶东渔民文化如今被很多人忽视,只有少数老一辈人才了解近年来来荣成政府重视荣成胶东渔民文化,本着保护、抢救胶东文化的原则,建立了很多胶东渔民文化景观、设施,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荣成急需建立一个胶东渔民文化融入性景观绿地。

荣成市滨海公园建设于渤海沿岸,滨海公园地处荣成中心地段,人流量大,周边人群类型丰富,游客多,该设计通过文献参考和实地勘测的方法,遵循“以保存为本、以保存为先、以合理使用、以继承和发展”的原则,为满足场地周边人群的多种需求,计划设计三条观赏线路,分别是:文化拾得线、滨海观赏线、密林冥想线,场地内道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鱼”和“海浪”的元素提取,在场地内规划了文化拾得区、城市记忆区、冥想停留区、景观观赏区,这四个功能分区,通过文化景墙、文化景观柱、文化元素融入等设计,将文化融入景观当中。

本次文化融入性景观设计的主题为“拾得”,“拾得”二字在我们地方方言的意思就是整理、打扫的意思,“拾”字是捡起的意思,“得”字是获得的意思是,两种重含义正好表达了文化融入性景观设计的意义。该设计旨在保护中发展,打造高品质的集文化空间、城市记忆空间、冥想空间于一体的文化融入性景观设计,让人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胶东渔民文化。

作者 I 姚名

指导老师 I 周科

项目所选地理位置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氛围都相当浓厚,场地位于河南算郑州市金水区华北水水电大学花园校区教学区东侧,建筑面积约5万㎡。,1栋共约720户,无电梯,车位情况260,物业服务周到管理完善。

对于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问题总结与归纳,此次活力更新改造以不破坏小区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小区内部的节点以至于荒废空间,进行重新的整合归纳改造。用部分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带动整个小区的持续发展。充分激活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以点带面,激活带动设计场地老旧小区活力,以居民需求为前提依据,真正做到设计为居民所需,充分考虑居民居住内的活动空间及行为方式,让居民真正融入进入小区公共空间。、本次更新改造在以改善提升居住区内剧名公共活动空间品质的前提下,也要时刻尊重居民的原本生活习惯,也要兼顾改善居住区内部的“邻里关系”,促进邻里之间密切的交流来往。

作者 I 张年浩

指导老师 I 周科

作者 I 张同

指导老师 I 郭一琳

聊城公园又名全民健康主题公园,是聊城市东昌府区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聊城市景观绿化规划的重要场地,场地总体面积为9公顷,自然物种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本次设计主要设计方式是:在原来的城市公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活动空间景观作为设计的重点,设计方案以青少年性格培养方面出发,根据场地内景观以及设施的设计来实现锻炼青少年的性格品质的目的,以青少年年龄为设计路线,以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不同需求作为功能区的建立的重要依据,最终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并而结合周边环境、社会状况、人文状况等因素,建立综合性强的青少年活动空间场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