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团委!
首页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团委文件 学院动态 社会实践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首页>>社会实践>> 正文
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二十六期
2009年08月03日 作者:校团委办公室来源:原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第( 26 )期

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 07月 27日

★建筑学院“赴河南省兰考县服务团”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建筑学院赴焦村镇新农村规划实践队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中

★建筑学院实用技能与毕业方向实践队活动纪实

细致考察新农村环境

精心设计新生态建筑

——建筑学院“赴河南省兰考县服务团”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7月21日,建筑学院“赴河南省兰考县服务团” 社会实践队一行六人到达了兰考县开始进行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调研。队员们先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学习了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下决心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去。随后,队员们来到兰考县街道上,就居民对于生态建筑的认识程度等问题随机地对150名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资料汇总,为随后开展的生态建筑调研打下了基础。

22日,实践团队到兰考县气象局进行官方气候资料的采集,实践工作得到了当地气象局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1年来全县的平均气温、降雨量、风速、日照指数、气压指数等一系列数据,使队员们对兰考县的气候有了准确的了解,对后期设计改造生态建筑提供了气候数据资料的保证。工作人员还热情地带队员参观了气象测量仪器,同时介绍了它们的作用与用法,也使队员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下午,队员们根据光照指数、降水量、湿度、温度等自然因素对生态建筑的影响,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绘制了温度、湿度、降水量、气压等数据的月变化曲线,大家对兰考生态建筑设计的气候因素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

为更好地完成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在接下来的两日到城关乡高场村进行实地调查。该村是兰考县新农村建设的代表,队员们先来到高场村村委会对村里的自然、人文等信息进行了大致了解。随后,同学们开始进行实地的信息收集,主要任务是对本村的自然资源进行细致的了解,并进行数码信息采集,队员们从树木、水资源、土质、气候等方面出发,了解到此村林木资源丰富(多泡桐树、杨树、槐树等),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大约60%;当地水资源也较丰富,村落北部有河流、水渠,85%的居民均在院中打有深井(深度大约为17—38米),日常用水多为地下水;土质以轻沙土为主,土壤中沙占有绝大多数比例,含碱偏大,对建筑的破坏作用明显;当地雨季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大,夏季最高气温36度左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10度左右。这一系列自然环境资源方面的信息,为前期实地调研工作开了一个好头。23日,实践队就有关该村人文环境进行了细致观察记录,发现当地人没有特别的迷信讲究,民风纯朴,生性乐观,人与人之间相互融洽,极少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如遇到自然灾害,庄稼减收,也能保持平和心态,队员们在了解人文环境的同时,还向村民们发放了关于生态建筑认识程度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态建筑知之甚少。下午,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访了了该村主要居民密集区,对村落形态有了全面认识。了解到5个自然村、主要道路分布、老宅新房的分布状况及商业区、学校、耕地等区域的安排,为生态建筑设计又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深入了解村庄布局 科学规划理想蓝图

——建筑学院赴焦村镇新农村规划实践队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中

7月20日下午7点,建筑学院赴焦村镇新农村规划实践队一行7人抵达了活动的目的地——焦村镇东常册村。安排好食宿,实践队就召开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次会议,对活动的总体步骤和具体细节提出了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之后的行程进行了大致的安排。由于对该村的许多实际情况还不太了解,队员们先对该村做了考察,经过实际走访和调查,队员深入了解了该村的道路交通状况、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村庄的行政部门、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状况和数量,为下一步的现状分析和具体规划做了好了基础性工作。

22日,队员们与当地的村支书、村民委员会主任以及其他干部进行了交流,向他们详细讲述了此行的目的与工作,当地干部表示一定会大力支持实践队的工作,并详细介绍了东常册村的各种情况:东常册村北靠黄河,南靠秦岭,北临310国道,距城区9公里,交通方便,以苹果产业为主体产业。村民的经济来源以种植果树、香菇为主,也有部分人员外出打工谋生计。除此之外,村干部还为队员提供了其他有关资料,给实践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22日下午,实践队员分两组开始对东常册村进行具体测量,并根据相关数据,绘制东常册村的现状图。队员们首先分析了实地测量现状图,确定了长与宽和各条道路之间的几何关系,将东常册村的基本框架按1:2000绘制在图纸上,然后根据调研结果,把村中的各住户和每条路也精确的标记在图纸上,并注明了行政中心,医疗卫生场所,小学,商店等的具体位置。在具体绘制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比如有些分组调查得来的数据有冲突,有些地方不详细、被遗漏等。为了保证图纸的尽量精确,队员们又到实地重新将这些存在问题的地方调查了一遍。因为是第一次独立完成这样的工作,绘制图纸的进度受到了影响,但是队员们却在工作中有了很大的收获,尤其是独立完成从测量数据到绘制图纸。大家对处理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经验,总结了不少办法。

经过不懈努力,队员们按时完成了完整清楚的东册村现状图。所有实践队员们都非常高兴,领队和各个队员也针对几天来各自的工作做了总结,大家有着共同的收获、不同的感受。队员们也都表示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表现。

通过几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但更多的是收获,大家不仅对新农村规划有了新的认识,也在实践中收获着充实的感受。虽然未来几天的实践生活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队员们都充满了信心,坚信大家一定更够出色完成这次实践任务。

走进设计院,学习实用技能

看地铁设计,明确毕业方向

——建筑学院实用技能与毕业方向实践队活动纪实

7月20日,建筑学院实用技能与毕业方向实践队来到实践地点——中铁咨询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设计院,开始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郑州设计院内设城交分院、建筑分院和建筑结构分析院,实践队所进入的是城交分院,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该部门主要是对城市交通建设进行设计。

第一天,实践队员初步接触了该设计院参与设计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以及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图。队员们都是首次接触到地铁的设计,看不懂流线图,也看不懂设计图中的标志性符号,面对设计图无从下手。在一位师兄的帮助下,大家对于设计图有了初步的了解,熟悉了设计院每天所从事的工作,对于地铁专业设计,例如风亭、风道、收费区、非收费区等都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有了第一天所学的知识,第二天再看那些图符标记,队员们已经不再感到那么陌生,但大家对于地铁站的设计还是要从头学起。一位刚毕业的学长告诉队员,要弄清楚地铁站首先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弄清楚人应该怎么去乘车,也就是到站台的交通路线;第二,弄清楚人应该怎么去换乘车,如从2号站换乘到5号站应该怎么走。只有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才可能了解地铁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交流中,队员们发现,平时需要学习的重点不仅有设计,还有手绘,在大一大二时就应该重点练习手绘,打好基本功;其次便是电脑的学习,最重要的是AutoCAD和Photoshop,然后是3DMAX,这是工作的必备知识;最后,关于色彩的表现,在工作中水彩只有在正式的时候才会用到,而最具表现力的是马克笔,它不但表现速度快,而且很有表现效果,颜色也鲜艳。

通过对环境的熟悉,实践活动逐步步入了正轨。通过前几天对上海市轨带交通施工设计图的学习,实践队员都慢慢进入了状态,于是决定从它的发展历程开始,重新认识地铁。

通过学习,队员们了解到自从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后,140多年来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城市修建了地铁。地铁系统的修建对解决这些城市的公共交通问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地铁又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是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甚至很多城市的地铁车站因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城市独特风貌的象征。通过地铁车站建筑艺术的创作,可以表现、塑造城市的风格。就像北京的地铁站一样,处处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为实践队作讲解的师傅们还给队员们找了许多外国地铁站的设计方案,如巴黎的皇太子妃门站,设计师结合周围的自然景观,用金属骨架和玻璃构成了一个棚架式出入口,它表现得轻灵、飘逸,又不失庄重,这里已经成为旅游者、艺术爱好者,乃至建筑设计师来巴黎必定前往参观的经典建筑之一;法兰克福地铁站出入口的设计则别具匠心,设计师着重突出地铁车站的特点,在开阔的街角处,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仿佛一辆从地底冲破路面而出的列车,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堪称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作。

通过对地铁站的学习与研究,实践队对地铁站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同学们对设计图已不再陌生,也意识到真正的设计图远远比所想象的要复杂。队员们认识到地铁设计中包含的设计技巧和建筑设计是一脉相承的,就像建筑设计一样首先要分析周围的环境、交通关系、人流关系等,然后设计出几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定出最优方案并进行下一步的细部的设计。

几天的实践生活过去了,实践队员不仅研究了其他城市及地区的地铁设计,还学习了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的国基站的设计图,对大家所生活的城市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与专业人员的沟通中队员们了解到,在整个设计方案中平面设计、立面和内部布局都是由专人设计的,这就更需要团队精神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大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

通过实践,同学们清楚了今后的学习重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认识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随着对环境的适应,队员们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大家期待每天的社会实践生活都会有着更多更新的收获。


】【 打印】【 关闭
Copyright © 1998 - 2017 NCWU.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