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团委!
首页 机构设置 岗位职责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团委文件 学院动态 社会实践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用汗水向青春致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侧记
2014年03月10日 作者:来源:校团委

时值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1周年之际,也是第1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我校青年志愿者们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奉献点亮青春”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者队伍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远在贵州,虽然还是学生,但已登上讲台,他们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件让自己铭记一辈子的事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研究生支教团”。


1999年,团中央、教育部联合推出了一项名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全国示范项目,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支教扶贫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志愿服务。2012年我校成功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单位。经过层层选拔,曹一晓、韩剑鹏、公瑞祥三位同学成为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支教团组织学生在招堤进行志愿清扫活动

2013年7月,三个刚迈出校门的90后大男孩背上行囊,毅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在相伴四年的同学纷纷报考研究生和寻求高薪单位的时候,他们却被一张在宣传栏中的海报所吸引。西部——心被这两个字深深地击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似乎还在耳边回荡,“振兴中华”好像依然余音绕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们要把自己投入时代的洪流中,用实际行动为民族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于是他们放弃了出国,放弃了工作,毅然选择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扎根大山深处的志愿梦

支教团韩剑鹏送课下乡

经过近30个小时火车、汽车的颠簸,三个怀揣“志愿梦”的年轻人终于到达了服务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陌生的环境、迥异的习俗、不同的方言,让刚刚走出校园的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志愿者的使命让他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暑假期间,支教团成员积极配合团县委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了实地走访。大山中的贫困让队员们触目惊心:破烂不堪阴暗潮湿的房子、摇摇欲坠的家庭、孤儿和单亲家庭也比比皆是,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挤住着一家8口……由于干旱,百分之九十的粮食绝收,有些家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是这些大山中的学子,虽出身贫寒、饱受苦难、命运多舛,但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面对希望从未放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队员们,也坚定了他们的“志愿梦”要在这大山里扎根、开花的决心。


不曾想过有这一天,能和您共享教师这一美名

曹一晓使用课改新方法在八年级教授地理课

支教地安龙五中是一所刚成立的中学,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未知的工作挑战,队员们经过认真讨论,确立了“与五中共成长”的工作主题及方案。

很快五中迎来了首届新生,新生军训期间三位队员分别担任军训总指挥、总教官和代理班主任。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些可爱的孩子们,队员们都有些不知所措,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就像一个个发电站一般,充满了活力。“老师你们是哪里的呀”、“老师你们能吃辣椒不”、“老师教我们打篮球好不好”、“老师,老师……”,一声声老师把队员们的心都喊化了。

授课是老师的天职,站到讲台上讲课,对支教团所有成员来说都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曹一晓选择教的科目是地理。为了备课,他将自己中学的地理书、笔记全都带到学校,还有一张自己画的、结合了中国地形、城市、山脉、河流、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地图。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他还到网上下载了一些很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可当他站在讲台上,心里还是有些发怵,故作镇定勉强上完了一节课,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诠释“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并不简单。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师角色,曹一晓常常向其他老师请教。他还大胆采用课改方式,借鉴了“三疑三探”教学法,有效夯实孩子们的基础,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质疑的精神。在之后的月考和期中考试中,创造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奇迹”:这个“基础最差”的班级,在地理科目上无论是优良率、及格率还是平均分、最高分,都远远超越了重点班。


三个年轻人可能从没想过有那么一天,会与家乡的平原、老师、同学说再见,在这里与群山、学生、同事相握手。从此,三尺讲台变为他们的阵地,十里荷塘成为他们的邻居,百里峰林化为他们的窗景。正如他们教师节那天的微博所说:不曾想过有这一天,能和您共享教师这一美名。


别怕,老师陪着你

支教团公瑞祥送课下乡

一天的凌晨两点,一名同学发高烧被支教团三个人送到了医院。候诊的时候看着虚弱的学生,曹一晓无意识地说了一句:“别怕,老师陪着你。”这时,队员们突然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队员们就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自费到乡镇家访贫困学生,把搜集整理好的材料传到互联网的助学平台,促成热心人士与贫困学生“一对一”的助学关系,帮助贫困学生完成梦想。


下乡家访是件辛苦的工作,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交通不便,某些乡镇一天回来仅仅一趟车,错过了时间就得随便找个地方挨饿过夜。还有些村屯没有通路,需要翻山越岭或坐船才能到达。每次风尘仆仆家访回来,满身都是疲惫,甚至一句话都不想说。


但是每当队员们想起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或许会由于他们的付出而有所改变时,他们就有无穷无尽做下去的动力。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用知识来改变他们贫穷的命运,走出贫瘠的大山沟,这是老师的责任!


学弟学妹,我们与你们相约龙头山

五中学生在给支教团曹一晓过生日

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我校首届支教团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半年志愿支教服务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级、省级官网及媒体的多次报道,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得到了团中央的高度认可。2013年12月,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在中国青年网开设志愿者专栏,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由于我校志愿者在扶贫接力计划中的突出表现,团中央和教育部为我校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再增加两个选拔名额。2013年10月我校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完成,五位新成员虽然尚未踏上西部的旅途,但是爱心却已在接力。如今,我校已建立“心予”志愿服务团与安龙五中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2014年新年之际,“心予”制作的近500张爱心贺卡到达黔西南安龙五中,送去了来自华水学子真诚的问候与祝福。

正如队员们所说,在那里,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友情,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责任,体会了成长。那种成长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不能够体会的,这一年,也许就是他们人生的新起点。他们要和学弟学妹们相约在黔西南的龙头山,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志愿精神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薪火相传!

】【 打印】【 关闭
Copyright © 1998 - 2017 NCWU.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