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新学期《“四史”教育》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在线上召开。备课会由副院长彭慧敏主持,24名任课教师全部参加。
首先,彭慧敏就《“四史”教育》教学内容调整完善进行了说明。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需要赢得和掌握话语权,建议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思想融入“四史”教育,开展专题教学,将教学内容从“四史”扩充为“五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全体任课老师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四史”教育课,为其它思政课打好历史文化基础,同时,也避免在内容上与其它几门思政课重复。
其次,备课会围绕整体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方式完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考核方式及其权重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刘春雨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就如何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如何加强课堂管理、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做了经验分享,任课教师相互交流、破疑解惑,最终统一意见和做法,为新学期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开了好局。
最后,彭慧敏对任课教师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和责任担当。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课程的重要性,扎根课堂,丰富教学手段,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坚持固本强基和自身建设。《“四史”教育》开课时间短,教材和课件等资料不完善,任课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团结协作,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打造教学新品牌。
谋后而定,行且坚毅。全体任课教师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契机,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共同努力,打造“金”课,不断推动《“四史”教育》课程建设。
图文:田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