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优秀廉政作品《新常态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9日来源:

新常态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图书馆 化秀玲

内容摘要: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重点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打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新常态的途径。

关 键 词:新常态高校 廉政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伴随着“大老虎”、“小苍蝇”的纷纷落马,更昭示着一种打击腐败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的重要举措。从党的十八大出台至今,在一连串反腐大案的重击之下,在作风建设持续不断的推进中,公众已经在欣然期待一个廉政建设“新常态”的来临。因此新时期,如何打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新常态也是高校政治工作者急需考虑的问题。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来,全国高校都在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1、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当前,我们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明确了建设发展目标,就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反腐倡廉的工作指示,努力做好高校反腐败工作,坚持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环节。

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拥有丰富的载体

高校的办学理念、校规校训、教学设施、活动场所、校园环境等都是高校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很好的载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载体不断充实、丰富。例如很多高校扩大了廉政文化教育场所、增设了廉政教育实践基地、美化了廉政文化教育景观、增购了廉政文化专题图书、开通了廉政文化网络媒体等。在上级主管部门不断支持下,校园各项活动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很多高校建设了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场馆,宣传橱窗也更加规范科学管理,开通了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了藏书丰富、设备齐全的图书馆,同时开放了电子阅览室,这些都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效的载体。

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更加成熟

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使高校的日常管理、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师生生活等方面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高校廉政物质文化建设,可以使促进高校的“硬件环境”(如校园建筑、教学设施、生活景观等)得到改善,还可以促进高校的“软件环境”(如科研气氛、教书育人氛围、校园舆论氛围等)得到提升。高校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可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它是高校教工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可以丰富高校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师生生活质量。

4、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日趋明显的社会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人才的要求标准逐步提高,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廉洁自律意识。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它对社会文化生活的辐射、影响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培养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在高校里刻苦求学、勇于求知、认真钻研,获得各种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同时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具备良好的廉洁自律意识,将来走进社会必将会对社会廉政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廉政、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研究欠缺

就目前来说,专门研究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人员不多,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也相对不足,没有形成一个浓郁的理论研究氛围和研究环境。有些高校虽然也成立了廉政文化研究中心,有一些专门从事反腐倡廉工作的同志,但他们大多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理论水平和廉政文化理论学术研究水平也相对缺乏,不能对廉政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2、认识不到位或缺位

首先,个别领导干部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认识缺位,另一方面,一些普通教职工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也不到位。高校教职员工都受过良好的优质教育,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师德要求廉洁从教、以德树人,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认为廉政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老师两袖清风没什么权力,也不会有什么腐败贪污的行为发生。最后,许多大学生对廉政文化也缺乏认识,廉洁意识淡薄,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和贪污腐败根本沾不上边,因此他们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视若无睹,渐渐对根除腐败持怀疑态度;还有些学生平时不思进取,考试作弊替考,为当学生干部和入党走后门、拉关系,为评优评先贿赂老师和辅导员等。这些都是对廉政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3、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有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形式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廉政教育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导致廉政教育效果不明显,廉政教育活动没有渗透力,往往流于表面,难有实效。有些高校开展各项廉政教育活动时没有层次安排,没有把学生、党员干部、一般教师区分开来,结果造成不同人群对廉政建设认识不统一。甚至少数干部还认为学校是一方净土,老师只有三尺讲台、两袖清风,只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行了,廉政是学校领导干部的事情;而部分学校领导也认为学校就是清水衙门,经费就那一点,搞不了什么贪污腐败,廉政建设对付一下就行。正因为这样,一些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实际上收效甚微,廉政教育活动没有渗透力。对目前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考试作弊、代考,为评先进、评优、入党贿赂辅导员,论文抄袭、造假等问题,没有针对性地展开廉洁思想教育,导致廉政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

4、教育方式形式单一

有些高校只注重法律制度和纪律规范等硬性规定教育,没有将廉政文化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不愿意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软性教育上花费时间,只负责告诉大学生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但具体到为什么可以做,为什么不可以做,没人来解释和讲解,使得大学生对廉政知识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使大学生认识到腐败会带来哪些严重危害和后果。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相结合,没有将廉政文化贯穿于当前的民族精神和时代创新精神中,缺乏了一定的时效性。还有一些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不分主次、不分对象,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将廉政文化建设贯穿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没有把廉政理念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关节中,没有将廉政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

5、没有形成廉洁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三风建设:教风、学风和管理作风。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不重视三风建设,没有形成廉洁的校园文化氛围。

很多高校只注重抓教师的教学质量,认为学校就是培养人才的,教师学术搞好了,就能给学生传授更多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成才,所以很多高校把工作重点和精力全都放在教师队伍学术水平方面,对教师的道德情操重视程度不够,近年发生了一系列学术抄袭案件。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究其根源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既有文化自身的缺陷,也有外来文化的侵蚀;既有高校自身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既有腐败者思想蜕变的内在原因,也有制度不完善的外在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转型为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

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当中,旧体制的弊端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同时新体制刚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两种经济体制并行有时还会发生摩擦和冲突,同时新体制真正形成前也存在一些漏洞。正因为当前这种制度、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给腐败现象提供了方便,提供了腐败交易的土壤。二是当前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当前高校已不是与社会绝缘的“象牙塔”,当社会上不正之风吹进校园,个别思想道德观念不强的领导干部在利益面前蠢蠢欲动,贪拿取占。三是社会上不法分子为了求取私利,将目标定位在高校,专门拉拢腐蚀那些意志不坚定的领导干部,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投机诈骗等,严重地败坏了大学的风气。

2、思想蜕变是贪污腐败的内在主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私欲膨胀,形成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同时有些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富裕起来,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面对种种社会现象,有些党员干部思想逐渐麻痹,强烈的攀比心理占了上风,无形中放松了自我修养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灯红酒绿中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进攻,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党性观念不强,思想道德防线最终崩溃,人民对他的信任嘱托早已抛在九霄云外,让他们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一步一步成为金钱的奴隶,坠入犯罪的深渊,成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

3、高校管理不规范、机制不完善

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到位,当权力过于集中到个别人身上,财政把关不严、监督流于形式、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时,往往发生权力失控的情况。对于那些职权范围过大、权力过于集中的部门和个人,对涉及管人、管财、管物的重点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监督制度去监管;或者有些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但由于没有严格地执行,也往往流于形式,使个别人钻了权力的空子,为国家财产安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近年来河南省部分高校发生的多起“一把手”倒台案例,都是跟权力监管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4、监督职能弱化缺失,预警机制失灵

一是高校同级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机构也不够健全,监督措施乏力,特别是对基层单位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监管往往不到位,缺乏对案前的预防预警,事中、事后又缺乏监督,等到发生了后果才想到补救。党员干部手里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或者监督太难、监督太弱等,都起不到震慑约束的作用。有些基层部门监管甚至处于真空状态,这些领导干部想不犯罪都难。二是上级监管鞭长莫及,现行高校领导干部一般有高校纪委监督,但现行的高校纪委一般同时监管本省的上百所高校,有心无力,难免疏失。三是群众有心监督,但由于缺乏相应透明的平台、渠道和机制,所以群众监督徒有热心,无能为力,监管无门。

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让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为新常态,要加强领导、提供保障。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要建章立制,制订具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不见成果不撒手。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仅自身做到廉洁自律,廉政勤政,而且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亲自抓、重点抓,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让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为新常态,要搭建平台、提供载体。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文化阵地建设。要充分发挥“大宣教"的优势,运用各种媒体和载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利用各自优势,弘扬廉政思想,增强廉政意识,倡导廉政道德,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高校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整合廉政文化资源,形成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

让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为新常态,要依靠群众、筑牢基础。没有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廉政文化建设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让廉政理念深入学校,在全校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要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将触角要延伸到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让廉政文化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入耳、入脑、入心、生根、开花、结果。

总之,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培育,大胆实践,只有真正使廉政文化建设成为一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教育新常态,才能更好地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