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关于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15-11-03

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关于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意见

华水党〔2013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大力弘扬我校60年办学优良传统,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出名师、育英才、争一流、创佳绩的良好态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特就进一步构建我校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深刻把握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任务

师生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我国的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新变化。

教师既包括任课教师,还包括管理服务人员等。学生既包括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同时还包括大专生、函授生等。

新时期师生关系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逐步建立以相互尊重信任为基础,以民主平等为特征,以主动沟通、交流为手段,以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互助互爱、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校要将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作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提供平台及支撑。广大教师要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作为履行教书育人职能和实现职业成就的关键,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关心学生的成长进步,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成人,以良好的素质带动学生成长,以杰出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才。广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虚心诚意地向老师求教,积极主动地探讨问题,坦诚大方地与老师交流沟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者,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广大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优良师德师风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力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关系,真诚关注关心关爱学生,自觉践行身正、学高、严谨、善教的华水教风,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以严谨的治学方法熏陶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发挥教师的良师益友作用。广大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承认和接受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自觉培养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主动与学生接触,善于与学生交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关爱感化学生,以真情鼓励学生,以真理引领学生。

(三)提高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成为具有视野开阔、知识渊博,能够影响和激励学生成才的专家学者。管理服务人员要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能力,保持良好作风,以贴心温暖的工作方式方法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水平服务学生。

(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导学促学作用。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特征。教师要树立开放民主的教师权威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环境和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在教育理念上,教师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既重教学的又重学生的,既重教与学的结果又重教与学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吸引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以教助学。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科学合理地采用新颖先进的教学形式,展现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

(五)坚持依法科学管理,发挥教师的管理育人作用。学校要继续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思想,实施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和校规校纪,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以严格而又灵活的方式,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树立教师的威严。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律和校规校纪教育,强化对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引导。对严重违规违纪的学生,要严格依照学校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做好后续的行为矫正和思想教育工作。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做到严格要求而不冷漠,真诚热情而不做作,善解人意而不迁就。

(六)强化服务学生意识,发挥教师的服务育人作用。教师要着力强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及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以贴心周到的关爱,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的提问,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和人生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管理服务人员要正确处理严格管理和贴心服务的关系,真诚对待学生,热情接待学生来访,指导和帮助学生及时办理各种事务,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学生的困难。辅导员、班导师等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困难和诉求,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加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帮助和引导。后勤、保卫、教务教辅部门要努力营造优美、有序、安全、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一)主动适应,合理定位,树立尊师爱师的理念。学生要主动适应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大学生活学习规律,改变被动依赖教师、习惯于被重视和被关注的状态,克服畏师、惧师的心理和疏远教师的现象。学生要学会客观辩证地看待教师,充分尊重教师付出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人格。

(二)以学为本,锐意进取,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要把学习知识、增强素质、增长才干作为主要任务,以学为本,学而不厌,虚心接纳、消化、探究科学知识,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勇于质疑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坦诚交流,善于沟通,提升与教师交往的能力。学生要学习基本礼仪,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与教师交往沟通的主动意识、配合意识,主动去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坦诚地与老师交流和沟通。

(四)自我管理,多方锻炼,提高客观辩证看待问题的能

力。学生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自觉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纪律,积极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环境。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增强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学生要正确看待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本着爱校尊师的立场,通过恰当途径,客观表达对学校的意见,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实事求是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着力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师生交往格局

(一)充分利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往的机会。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主渠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实施者与反思者,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与评价者,要积极响应教师的引导,主动参与并自由表达思想、观点。通过师生双方课堂上面对面的互动,呈现富有活力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成为智慧启迪,思维碰撞,师生交流,相互了解,共同研讨,共同成长的美好过程。

(二)着力打造师生共同参与的交流平台。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创新实践平台,充分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让师生在协同参与中展现才干,增进感情。积极组织和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导学竞赛活动,让师生在共同创造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继续打造好微言大义达人大讲堂新生加油站求知微讲堂等思想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好学术讲坛、报告座谈等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和支持教师开设个性化讲座和师生交流空间,与学生开展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共同探讨学术、生活和人生。积极组织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文体活动,让师生在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中促进师生关系的升华。

(三)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平台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和合理利用QQ、飞信群、微博、博客等网络信息手段,开辟富有时代特色的师生交往途径,提供平等互信的师生交往技术条件,拓展师生交往时空,丰富师生交往的类型和内容。要不断完善和充分利用华水苇渡畅民声民意、促科学发展等师生问政交往信息平台,以思想引领为先导,以关注关心关爱学生为要务,以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创新网络信息化的育人模式,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和解决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鼓励和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师生交往途径,在自由交流和个性化辅导中增进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情感和生活的知心朋友和思想引导者。

五、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和保障机制

(一)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办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适时实施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对校、院两级管理权责进行合理界定,赋予二级管理单位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两级管理体制。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合理规划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时间安排,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考核体系,努力改变实践课程较少、毕业班课程较多、学生考核形式单一的现状,形成有利于密切师生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制度和环境。

(二)切实保障师生交往的人力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学校要根据学生规模的不断增长,适当扩大教师队伍的规模,形成合适的师生数量比例,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要科学规划各类课程的班级人数,逐步减少大课制,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小班制教学,为师生在课堂上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为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中精雕细刻、在服务学生上精耕细作提供充足条件。要不断完善两校区配套建设,尽快完善新校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积极改善两校区办学带来的师生交往不便的现状,拉近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为师生交往创造更加便利的时空条件。

(三)进一步落实促进教师发展的各项举措。要认真落实学校《关于促进教师发展的若干意见》,努力搭建更加宽广的教师发展平台,采取更加有力的支持措施,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的发展动力,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服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关注和解决教师的民生问题,加强教师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强化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和谐的教师关系。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强化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对存在教学不良行为、教学质量差、学生满意率低的教师实行警示制。开展在岗再培训、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保证教师队伍的健康和谐。

(四)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学校《辅导员工作条例》,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合理调控辅导员的性别比例,完善辅导员教育培训机制,健全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养、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和落实辅导员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努力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实施辅导员跟班听课制度、学生约谈制度及接待学生制度,并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辅导员服务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进一步强化学生班导师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规范(试行)》,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指导教师在关注研究生学业发展的同时,要关心研究生的身心健康、业余生活和就业选择。认真贯彻落实《全日制本科生班导师工作管理办法》,强化学生班导师制,加强班导师的考核和管理,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热情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生活、学习、学业、考研、择业等问题。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其他类型学生的导师制度。要通过学生导师制的全面推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具有整体性、一贯性和针对性,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六)进一步健全师生联系制度。改进和完善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建立学校和学院及职能部门两级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实行管理服务部门现场办公制度,及时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为师生员工办实事,为学校发展办好事。建立健全教师进学生公寓制度,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师生互相了解,增进感情。建立教师参加学生集体活动制度,实行教师联系学生班制度,通过教师参与学生班级管理,参加学生班级活动、社会实践和文娱体育活动,发挥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建立教师与学生家庭定期联系制度,在重点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导作用的同时,强化家庭的引导配合作用。

(七)进一步营造健康公正的教育和管理环境。广大教师要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坚决克服功利化、庸俗化的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管理服务部门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公开工作规则、办事程序和工作标准,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在评优评先、学生干部遴选、党员发展、奖助学金评定和违纪处理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上要切实做到客观、公开、公正、公平。

(八)进一步完善教师业绩考核评价制度。突出师生关系在教师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完善学生信息员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将师生关系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和荣誉评定范畴,将教学态度、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效果、教师人格魅力和权威指数、学生满意度等列入考核指标,使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学能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成效在业绩中得到充分体现。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等级评定等教师业绩评价制度,坚持执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提高教学业绩在教师业绩评价中的权重,引导和推动教师更加重视教学、更加热爱教学、更加专心教学、更加钻研教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中去。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客观公正评教,实事求是地反映教师的教学业绩,激励教师永葆教学热情。

(九)进一步发挥关工委作用。继续完善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老教师、老领导、老同志、老校友在关爱和教育青年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十)继续坚持弱势学生群体扶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制度,加强对贫困生、特困生的关爱体贴,充分利用奖、助、贷、补、减、缓、勤多位一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缓解学生家庭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师生交往心理。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形成全校教师重视就业、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帮助就业的良好局面,以高质量的学生就业,促进学生形成感恩学校、感念教师、报效祖国的意识。

(十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不断充实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完善二级心理辅导站,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努力创造师生认同心理疏导的氛围。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情绪问题、家庭问题、交友问题、恋爱问题等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缓解精神压力,建立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

(十二)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自治促学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宣传讨论活动,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参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想引导。积极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和学生学习小组、学生科研小组等促学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富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和互助促学活动,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密切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和同窗情谊,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的学生关系。

六、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人文环境

(一)加强以尊师爱生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精华陶冶师生,大力弘扬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尊其尊者,亲其亲者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强调良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期待和自我角色规范,摈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唯我独尊唯师是听等历史认知的不良影响,反对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建立以平等、尊重、理解、互信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加强和谐师生关系的宣传引导。以活动为载体,由学生评选产生魅力教授年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十佳班导师优秀学生辅导员等优秀教师,形成引导和支持教师关注学生需求、不断调整自我的氛围。以开辟专栏、征文等形式,大力宣传师生交流交往故事和校友感恩母校、感念恩师的事迹,记录师生交往中令人感动、令人难忘和记忆深刻的点滴故事,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通过教研教改课题、专题研究等形式,关注分析研究师生关系、学生心理和情感世界、师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实施我校构建和完善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把师生关系放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多视角地开展研究,促使形成对师生关系的关注、研究的浓郁氛围。

(四)加强和谐校园环境建设。合理规划两校区功能布局,精心设计并建设富含韵味的高品位人文景观,美化校园环境,为师生交流提供充满生机、景色怡人的空间与环境。

(五)依法规范师生关系。进一步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保护师生双方共同权益,防止师生交往中的功利化、庸俗化、娱乐化等不健康的现象。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制度,加强对思想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等严重损害教师形象的事件的处理和督查。

(六)加强分类指导。全校上下要结合学校实际,从自身职责出发,高度重视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工作,经常分析、研究和解决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学校要加强对各类教师、各类学生的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取得良好成效。


豫ICP备05002494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21号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