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

作者: 时间:2016-03-0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

《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文件精神,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着力构建“出名师、育英才、争一流、创佳绩”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法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将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鼓励全员参与的原则。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学单位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胜任力是基层教学单位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要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鼓励全员参与的原则,一方面根据财力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必要支持,给与精神和物质奖励,培育先进集体和个人,一方面强化教师基本责任,强化基本约束机制,有奖有罚,形成良性循环。

坚持以青年教师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的原则。在提升范围上,着眼整体,着眼长远,侧重于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在提升内容和途径上,坚定先进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模式创新项目、教学团队培养项目、教学名师培养项目、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项目等项目为载体,搭建业务交流平台,传承卓越教学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形成一支心系学生、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充满活力、忠诚不倦,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坚持评价客观全面、考核科学合理的原则。考核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理念、胜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态度与价值观等,以判断其是否有资格和能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相关奖励及待遇评定的主要指标要素。

三、提升目标

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培育和培养,使全体教师具备较好的德才学识与综合素质、较高的教书育人水平和较强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新进青年教师、助教达到基本的教师职业标准,具备基本的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讲师、副教授、教授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优秀教师实施重点培育培养,使其具备优秀教师职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自2014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2支校级卓越教学团队,至少1位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培育和取得一批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培养一支教育教学骨干队伍,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获得至少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推动学院科学发展,整体上水平。

四、实施办法

学院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一方面支持申报学校的实施项目,包括:“师德师风建设项目”、“卓越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名师培育项目”、“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等;另一方面是学院的教育教学提升力实施项目。

(一)师德师风建设项目

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理论学习的方式和载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省情、校情教育,加强教师廉洁自律、勤教为生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正确运用网络工具,强化网路语言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执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学术能力教育学生,主动帮助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教学为本,科研为基,心系学生,学为人师,人格高尚,学术精湛,忠诚不倦”的师德内涵。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学风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着力宣传优秀师德师风典型,促进形成重德养德铸魂的良好风气。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职称评审、业绩考核、评优奖励的重要指标和首要内容,实行师德师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完善学校科研学术规范,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惩治查处机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师德表现不良的,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上报学校撤销教师资格。

重点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外出学习、锻炼,鼓励青年教师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重点选聘优秀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和班导师,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校风校纪建设、文化引领,激发青年教师的职业追求、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自觉践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卓越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卓越教学团队是以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授为带头人,以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主线,以教研(实验)室(系)、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以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具有良好合作能力、无私奉献精神、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织。

学院鼓励教师按照《卓越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管理细则》申报卓越教学团队项目,凡按照学校具体通知要求填写完整申报表格,并及时上交到学校的,无论获批与否,学院都对每个符合申报条件并进行申报的教学团队给予500元的申报经费支持。如能获得学校卓越教学团队立项,经学校考核完成目标任务后,学院给予该教学团队6000元的奖励。

(三)教学名师培育项目

学校通过实施“教学名师培育”,造就一批优秀教学科研骨干,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领军人物,以点带面,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鼓励教师按照《教学名师培育项目实施细则》申请“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凡按照学校具体通知要求填写完整申请书,并及时上交到学校的,无论获批与否,学院都对每个符合申请条件并进行申请的教师给予500元的申请经费支持。如能被批准为“教学名师培养对象”,经学校考核完成目标任务后,学院给予该申请教师5000元的奖励。

(四)教育教学奖励项目

健全完善教育教学考核奖励机制,重在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潜心立德树人,潜心本科教学,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特色。重在引导教学单位高度关注本科教育教学,保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基础厚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育教学奖励项目主要包括教学类奖励和成果类奖励。教学类奖励包括教学名师奖、教学质量奖、优秀青年教师奖、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讲课比赛奖励、优秀教研室、优秀教学管理单位、毕业论文优秀组织单位等;成果类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和优秀教改论文等。其中,凡能够按照学校具体通知要求积极申报教学质量奖、优秀青年教师奖、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优秀教改论文的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能将申报材料完整及时上交学校的,无论获奖与否,每位申报教师给予200元的申报经费支持,如获得学校奖励,学院再给予500元奖励,如能获得教育厅及省级以上奖励的,学院给予1000元奖励;凡能按照学校具体通知要求积极申报优秀教研室的教研室,能将申报材料完整及时上交学校的,无论获奖与否,每个申报教研室给予300元的申报经费支持,如获得学校表彰,学院一次性给予获奖教研室2000元活动经费支持。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位教师给予200元的经费奖励。

(五)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

健全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体系,提高培养质量,为青年教师成长成功提供更优质、宽松的工作环境,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师德师风培训、教学规章培训、教师执业素养培训、教学技能培训、英语能力培训、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培训等。

学院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及优秀教师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训、教学规章培训、教师素养培训及教学技能培训等。学院每两年组织一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的奖励不低于800元。学院定期组织专业英语教师、双语教学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到省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学院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及省内外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凡参加校级及以上讲课大赛的教师,无论获奖与否,每位教师都给予500元的补助(在学院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已获奖励,并推荐到学校参加竞赛的除外)。

(六)学院实施项目

学院实施项目包括教研室团队建设、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双语教学、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

1.教研室团队建设

教研室是完成教学科研及相关任务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教研室履行的职责有:组织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活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评价教师工作质量;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胜任能力、科技创新胜任能力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胜任能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学风教风建设和教研室基本建设;完成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以及完成学校、学院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为加强教研室团队建设,学院保证每年将学校划拨学院的办公经费,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教研室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具体经费支持办法如下:

每个教研室每年的活动经费=3000+100*N

其中N为教研室人数与10的差,举例:假如教研室人数为8人,则N为-2;假如教研室人数为15人,则N为5。

教研室所属成员必须参加所在教研室(系)的各项教学科研活动,接受教研室(系)的工作考核。教研室至少2周安排1次教研活动。开展活动应当按照学校和教学单位的要求,建立完整的工作记录和教学档案资料。其中每年开展需要经费支持的教研室活动不少8次,开展需要经费支持的教研室活动每次需提前写出经费申请,经教学副院长审批,活动结束后方可报销经费。

2.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研究,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以上教改项目,并设立院级教改项目。

凡按照校级教改项目要求完整填写申报书并上报学院,经学院审核合格后未被推荐到学校的教改项目,全部立项为院级教改项目;上报学校后未被立项的,也被立项为院级教改项目。院级教改项目立项后,申请教师需按照学校教改项目要求认真完成项目任务,只要在CN刊物公开发表一篇与该项目内容相符的教改论文,并提交结项报告,即可结项。院级教改项目结项后学院给予800元的经费支持;校级教改项目无经费的,结项后学院给予1000元的经费支持;校级教改项目有经费的学院不再给予经费支持。

3.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学院积极倡导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模式的创新,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凡符合学校申报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条件的教师都可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师需要提交申请书,并写出创新计划,经学院审核后,方可实施。

为鼓励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每自然年度确定不超过10位教师(每位教师一门专业课程)进行经费支持。有经费支持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须提交申请表,并写出详细的包含有创新内容的授课计划,每学期课程结课后须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教学模式创新总结,并提交不少于3位学生对教学模式创新的评价。学院对申请表、授课计划、总结、学生评价进行验收,经院学术委员会审核认定确实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每门课程(不计学时)给予500元的经费补助。每学年如果申报教师超过10位的,由学院组织进行审核评比,选出10位教师予以经费支持。鼓励没有经费支持的教师进行课堂模式创新。

经费支持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从该办法实施之日起,暂定三年。

4.双语教学

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双语教学,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所有教师都可以开展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须要提交申请书,个人简历及全英教材,经学院报学校审核后,方可实施。

为鼓励双语教学,学院进行经费支持。双语教学的教师每学期结课后须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教学总结,并提交不少于3位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学院收到总结及学生评价后,经审核后,每门课程按照该课程总学时的一半学时补助经费。

经费支持双语教学,从该办法实施之日起,暂定三年。

5.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的氛围,培育大学生创新意识、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鼓励在校生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并要求所有教师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申报、完成各类实践创新项目。凡作为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申报成功,并顺利结项的,国家级、省级、校级每个实践创新项目分别给予指导教师1000、800、500元的补贴。

五、附则

(一)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学院将定期召开胜任力提升专题会议,研究总结、分析评价实施工作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保证教师教育教学胜任能力提升落在实处,不断推进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本办法未涉及到的、或者以后出现新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类项目、工程、奖励等,参照本办法相近的条目给予奖励,如有争议,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

(三)本实施办法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

(四)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零一四年三月


热门标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教育教学胜任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

党群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