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拓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动力工程学科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科学研究活力,值学校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之际,2019年6月13日,我院特别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运泽教授到校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指导,并作了题为《空天条件下的喷雾冷却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


李运泽教授以交通、运载工具全电化、多电化进程中凸显的散热及控温问题为背景,介绍了空气强制对流、液冷自然对流、液冷强制对流、两相对流及沸腾几种散热方式,提出了飞行器喷雾冷却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需要解决的工质循环、流型流态控制、高效冷却效果维持等问题。李教授以生动的语言、直观的试验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空材料的毛细虹吸式喷雾冷却系统,完成了空间单相流动回路/两相喷雾冷却混合热控方案及系统研究,提出了临近空间低气压下大空间喷雾冷却系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器的引射式空气雾化喷雾冷却系统方案。报告结束后,李教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悉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李教授作为空天喷雾冷却技术的领军者,展示了其团队喷雾冷却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内容丰富,涉及传热、流体、材料、航空等多学科交叉,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开阔了科研思路,启示大家从事科学研究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敢于挑战的勇气,秉持积极的态度、踏实的作风,敏思笃行,开拓创新,不断进步!

主讲人简介:
李运泽
李运泽,男,我校杰出校友,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后出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学科。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台湾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学系访问教授。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生导师、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学科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设备冷却、飞行器热控制、能量管理与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及教学工作,曾主持国家863课题5项、973课题1项,自然基金、航空基金、预研基金及来自航空航天部门的横向课题40余项,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余人、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获国防科技进步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