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邀请浙江大学王涛教授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19-06-05

为实施创新驱动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6月4日,学院特别邀请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涛教授为电力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空气二氧化碳直接捕获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的学术报告。


报告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浅出,介绍了应对全球变暖采用的几种碳负排放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空气二氧化碳直接捕集技术(DAC),从能量挑战、能品挑战及效率挑战三方面论证了DAC技术的可行性。由焓变、熵变及理论最小自由能等热力学基础研究出发,指导吸附材料设计及技术推广,重点介绍了已被科学界普遍认可的低能耗变湿吸附技术。接着,介绍了DAC的技术机遇,通过将CO2捕集与转化直接耦合、CO2就地捕集和人造矿场相耦合、空气CO2捕集和生物转化相耦合,实现捕获CO2的就地利用。最后,通过空气CO2捕集与燃料合成耦合(Carbon Engineering, U.S.)、空气捕集CO2与植物增产耦合(Climeworks, Swiss)的两个商业案例,从工程视角阐述DAC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报告会后,现场师生提出了空气二氧化碳捕获与资源化利用相关的专业问题,王涛教授均悉心解答并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融洽。此次报告引领国际前沿学术知识,开拓了我院师生的研究视野,展示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


王涛教授展现了深厚的基本功底、宽广的视野和高瞻远瞩的眼界,展示了空气二氧化碳捕获相关研究引领全球的实力,报告内容丰富多彩,现场学术气氛浓厚。更重要的是王涛教授的报告启发了师生从事科研工作要从根本的机理开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出创新;同时要广开思路,注意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加强技术应用,形成有机循环,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主讲人简介:

王涛,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现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开发了用于空气CO2直接捕获的新型变湿再生气体分离技术、 针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碳的有机蒸汽直接吹扫再生工艺等气体分离技术,以及CO2矿化养护混凝土等碳转化技术。其所开发的针对大气二氧化碳直接捕获的变湿吸附技术,在2018年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联合发布的负碳排放报告中被列为该领域的两大主要技术方法之一。

目前兼任空气CO2捕集国际联盟委员,ICCU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浙江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秘书长。近年来在JPCL,EST,Applied Ener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课题十余项。

版权所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豫ICP备05002494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
电话:0371-65790043 | 邮编:45004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