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教评成果 加强学科建设
——刘汉东副校长为处级干部培训班作专题报告
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处级干部培训工作的安排,5月18日上午,刘汉东副校长为全体处级干部作了题为《巩固教评成果,加强学科建设》的报告。
刘汉东副校长的报告分教学评估与学科建设、国家重点高校建设历史回顾、学科、重点学科及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等五个部分。
在报告会开始,刘汉东副校长以“做官是一张纸,做人是一辈子;金钱是一张纸,健康是一辈子;地位是一张纸,朋友是一辈子”的警言与大家共勉。
关于学科、重点学科及其建设,刘汉东副校长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学科及学科建设。
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知识活动中针对认识对象,而将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学科建设是指提高有关学科教学、科研的能力过程,是以学科发展变化为基础的社会行为。
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以及自身条件制订学科建设规划;根据规划,调整学科队伍,建立合理学术梯队;改革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方向的确立、研究基地的建设以及科研工作的组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管理工作等。
学科建设的类型主要有三个:一是建设能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二是建设与当今经济发展需要密切结合的,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重大关键问题的应用学科;三是建设与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相衔接,具有前沿性作用和影响,同时目前在我国相对比较空白和薄弱的新兴、交叉学科。
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凝炼学科方向。要充分预见到学科的发展趋势,瞄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结合自身的相对优势,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要强调创新与突破,强调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二是汇聚学科队伍。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术大师、学科领头人和形成创新团队。一流学科的一个根本性标志是有知名的学术大师,有杰出的学科领头人,有强大的创新团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致力于造就一代学科领头人,有了一流的领头人,就能汇聚一流的队伍,就可以创造一流的学科;三是构筑学科基地。就是建设一流的实验室、研究基地或者工程中心,包括一流的设备、信息、工作空间以及工作氛围。
第二,重点学科及建设。
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重点学科具有学科性、代表性、示范和带动性。
重点学科的条件:学科方向对推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在本学科学术造诣高、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培养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位于国内同类博士点前列;已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特色,取得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目前承担着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项目;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与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的能力和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料的先进手段;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
第三,学科建设的措施。
一要选准参照系。重点学科的建设项目都要瞄准相同领域中具有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一流学科来进行对照,要确定一个或者若干个参照目标。二要坚持走有特色发展之路。要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若干个一流的学科,但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上都是一流。三要异峰突起,出奇制胜。强调要在“峰”和“突”两个字上创新思路。从学校有关学科基础出发,坚持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使一批学科能异峰突起,出奇制胜。四要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创新团队。加强学科建设,要非常强调团队精神,要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要组织大兵团联合作战,将各方面的优势力量,通过集成和融合,组成大型建设项目,争取大的科研成果。五要坚持走集成式发展之路。多元化筹措资金,捆绑式建设,多种计划集成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开放,实现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第四,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走跨越式的发展之路;坚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避免“摊大饼”的现象发生;坚持“对症治疗”,即针对目前本校的特色和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的差距,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进一步对外开放,在开放中提高自身水平,在开放中扩大影响。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刘汉东副校长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功能和根本任务,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生的杰出表现为学校赢得举世瞩目的荣誉。
第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开创性成果和杰出贡献。
第三,学科齐全,具有世界公认的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实验室。
第四,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世界一流大学拥有一批各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其中有不少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举世公认的学术权威。
第五,注重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建设作贡献,是国际科技与文化合作交流的中坚力量。世界一流大学在长期形成过程中,注重于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注意收藏和展示文化艺术珍品。
第六,具有科学的办学思想、良好的办学传统和民主科学的管理体制。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办学思想一般都与杰出的教育家,特别是出色的校长有关。
第七,拥有良好的外部氛围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的国力,必要的教育经费是一个大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刘汉东副校长最后阐述了在学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的以下四个方面关系:
学科建设与学术梯队建设之间的关系,学术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关系,应把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放到一个体系中建设;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关系,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建设与投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