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
(编辑: 刘叶 |供稿: 大河网 日期:2024年07月04日 )

编者按

2500岁的中国大运河是许多城市的“原点”,凝结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大运河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何以承载半部华夏史?7月2日—3日是“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题日,大河网学术中原邀约专家学者, 聚焦大运河的历史知识、社会文化与经济价值,推出关于大运河的理论科普。今天推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饶明奇的文章《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做好保护传承弘扬和开发利用,使其发扬光大。

一、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大运河是政治之河。大运河最早一段邗沟的开凿,就是出于军事目的。以后每次拓展,都为政治斗争、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支撑。自隋唐大运河开通以来,漕运迅速成为维系中央政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几乎供应京城所有居住人员的日常食粮,支撑着中央政府的正常运转。同时,大运河也是国家兴兵动武的重要后盾,以至于 “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隋唐时期,大运河的管理曾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宋元之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的存在,使得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可以分立且相互支撑,中央政权和地方政府可以统一行动又各尽所长。清代康熙皇帝高度重视漕运,把漕运和平定三藩之乱、治理黄河并列视为三件大事之一,殚精竭虑,精心筹划。

大运河是经济之河。大运河的开通,从根本上改变了南北经济和社会相对隔膜的状态,北人南迁,小麦南进,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了南方;南绸北输,南粮北运,改变了中国多为东西走向的大江大河的地理局限,使得南北物流、东西畅通成为现实。唐宋之后,漕船上开始附载私货进行交易,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北方的棉花、干鲜果品、土特产等,在运河上下开始了繁忙的贸易。经过大运河的连接,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商品交流彻底活跃起来,催生了一批历史名城,形成了著名的运河经济带。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当时每年经由运河转运北方的漕粮多达600万石,明清时期经由运河运往北京的漕粮每年也在300万至400万石之间。米粮之外,从南方运往北方的还有丝绸、棉布、茶叶、瓷器、木材等货物,漕船返回时则将北方的棉花、干鲜果品等带到南方。明清时期,全国八大钞关有7大钞关设置在运河沿线,众多城镇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大运河成为维系中国千余年来经济体系稳定的重要支柱和大动脉。

大运河是文化之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交汇的文化体系。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使得原来相对独立、特色鲜明的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得以频繁交流,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和发展,其中既包括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汇,又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甚至包括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汇。不同区域文化深度连接,加快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大运河滋养着中华文脉,哺育和造就了一批批光耀千秋的历史名人。运河两岸,诗词、小说、戏曲、建筑、饮食等日益繁荣。运河沿线人员物产的相互交流,运河沿线饮食文化的彼此分享,运河沿线乡风民俗的交融互动等等,促进运河文化日益成为沿线人民的精神家园。

大运河是和谐之河。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江大河大多为东西走向。古代交通落后,这些高山大河形成天然屏障,阻隔着人们的沟通和交往。这也是宋代以前中国经济和文化相对集中于北方黄河流域,南北经济文化相对疏离的重要地理因素。但随着隋唐大运河的贯通,原来互不相通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得以连接,逐渐形成了一个南北互通、东西相连的网络,成为政治统一、经济互补、文化融合的重要物质基础。大运河借助天然江河湖泊的自然条件,辅以人的智慧和能动性,是中国人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杰作。

大运河是开放之河。南宋以后,大运河连接着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欧亚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加强了世界各文明的交流。马可·波罗下扬州,利玛窦、马戛尔尼进京,都经由运河。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通,运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运河沿线,中外各地价值观念、商贸信息、生活习惯、文化娱乐、审美情趣等交流交融、开放包容、互相影响、相得益彰,形成运河文化带,运河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大运河的时代价值

大运河连接南北、绵延千里、联通古今,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它以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为基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运河集中体现了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勇于创新、开放包容、实事求是、长期坚持、统筹兼顾、整体主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是当代实现“第二个结合”的重要领域,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奋进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文化形象的优质品牌。大约2500年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此后大规模拓展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使用时间最长、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一条人工河道,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是人类运河史上的奇迹。大运河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高度、长度、深度、厚度、宽度、温度,代表着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团结奋斗等伟大民族精神,是彰显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和经典品牌。围绕“大运河”这一关键词,已经产生了一批叫得响的子品牌,如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大运河非遗城市展等,对塑造民族文化品牌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后,仍然可以继续挖掘、塑造更多运河类优质文化品牌,为讲好运河故事、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积极贡献。

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长河,也是近现代之前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大运河让南北地区连接得更加紧密,为南北大区域之间、江浙小区域之间协同发展、缩小差距提供了可能。近现代以来,随着海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大运河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渐被替代,但受其影响,我们仍然将建设跨地域调水工程视为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设施,而且将其功能拓展到解决区域之间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不均衡等更多方面。今天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就是在古代京杭大运河河道旧址的基础上拓展开挖而成的,为解决南北水资源时空不均的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古代开凿大运河沟通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发展的启发,新中国成功建设了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以及天津引滦入津、广东东深供水、山东引黄济青、甘肃引大入秦、山西引黄入晋、辽宁引碧入连、吉林引松入长、江苏江水北调等20余项大型调水工程。还有在建的滇中引水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引江补汉工程等10余项大型调水工程,以及论证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红旗河工程等,将构建起纵横交错、互联互通、四通八达的大国水网。这些调水工程的建设,均为受水区提供了或即将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千百年来,围绕运河建设、管理、运营及相关的商贸、生产生活、民俗、文学艺术等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非物质运河文化遗产,如运河河道类遗产、运河工程设施类遗产、运河漕运类遗产、运河观念类遗产、运河法律制度类遗产、运河技术类遗产、运河文献类遗产、运河景观类遗产、运河饮食类文化遗产、运河文学艺术类遗产、运河传说故事类遗产、运河民俗类遗产、运河商业类遗产、运河手工技艺类遗产等。这些宝贵文化遗产,既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也是前人留下的重要文化资产。只要利用得当,这些文化遗产将会成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总之,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要以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为契机,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饶明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大河网特约专家;裴月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姜秋霞

https://5g.dahe.cn/theory/20240704178100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