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对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暨学习座谈会做专题报道
(编辑: 傅文骏 |供稿: 龙腾云 河南日报 日期:2017年11月03日 )




砥砺奋进逐梦新时代 不忘初心再铸新辉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暨学习座谈会摘要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下发了关于组织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通知,制订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学校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11月1日,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习座谈会。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担任该中心名誉主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担任主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省直工委书记李恩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玉中为特邀研究员。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郑邦山出席会议。

座谈会发言摘要如下:


韩庆祥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一级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最大的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境界。成立这个研究中心非常及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着重视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尤其是近年来在校党委的带领下,更加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更加关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成立这个研究中心本身就反映了华水党委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华水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十年了,经过十年的建设,汇聚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人才。华水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等一大批相关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也已经汇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这些学科和人才是这个研究中心的基础和最为宝贵的财富。华水已经和省社科院等单位签订有互聘互助的协议,这次研究中心还聘请了知名专家担任特聘研究员,这些都为研究中心今后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名誉主任,我会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带领研究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要抓好理论宣讲和科学研究工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立项一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发表一批学术论文,承办、协办一些全国性学术会议。


郑邦山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

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新时代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举措。

研究中心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要积极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办成一个不仅注重理论研究,更注重学生培养,着力强化立德树人功能的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与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结合起来。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加强对社会思潮和社会热点的理论引导,致力于不断推出高质量、有分量的理论成果,努力办成一个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宣讲,不断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充分发挥高水平学术平台的理论辐射和带动引领作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河南的实际出发,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努力办成一个为河南发展服务的高端智库中心。

研究中心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阐释,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


王清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实践的理论总结,也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长期坚持、深入研究和不断丰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致力于学习、领会、研究、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科学内涵、重大意义、精神实质,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二是致力于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新时代新思想视阈下,将以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高校党建和意识形态方面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三是致力于引导青年学子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程。四是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基地和传播平台。中心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教学与研究基地的作用,汇集全校相关学术资源优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多学科视角,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延续性。


李恩东省委副秘书长、省直工委书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治党、治国、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以全新的视野阐述了在新的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这一思想,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这一思想,为确保共产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迅速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站位高、立意深、行动快,体现了华水党委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有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一代、师生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利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提升办学水平。同时,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研究,也是推动河南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争学通、学透、做实。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二要专题学重点学,要把党建领域的学习作为重中之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主流,以坚定思想信念为根基,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三要结合学、拓展学,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交流常态化经常化,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谷建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

很高兴很荣幸也很激动能成为华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之际,华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体现出华水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敏锐的理论自觉。针对下一步中心建设,我想提几点建议和期待。

第一,要坚持多学科协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等方面。要真正深入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需要多学科参与,就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这样才能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第二,要突出地域特色。我们一定要结合河南的实际,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运用,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三,要整合全省社科力量。河南的社科大军力量还是比较强的,社科研究的资源相对其他省份来讲还是比较丰富的。社科研究大军应该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这个平台,把相关力量整合起来,在高起点上发挥这个中心的作用。

第四,要高起点、高目标建设。无论是科研资源匹配,还是科研谋划布局,一定要体现高起点、高目标。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起点地谋划一批课题,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人才。只有这样,这个中心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才能成为我们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的一面旗帜。


张占仓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抓住机遇,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说明华水的领导班子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针对下一步中心建设,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发挥学术带头作用。华水有见地有魄力,抓住机遇聘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为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预示着华水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将推出一批大项目,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扎扎实实作出优异成绩。

第二,要组织年龄结构、专业结构、项目结构科学合理的研究团队,其中既要有优秀的学者,也要有大约占70%的年轻人。事实证明,全球公认的一些重大发现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做出来的。因此,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对于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哪个方面都需要加强研究;项目结构方面,要争取多出大项目,虽然申请很难,但是真正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第三,要深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更深的感悟和体会。

第四,要注意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要考虑华水的人才优势是什么,利用自己的优势组织哪些核心力量进行针对性研究。

第五,要注意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因此,办好研究中心关键在人才,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最后,希望研究中心能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作出更多贡献。


李庚香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兼职研究员

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而且把国内一流专家纳入这个团队,体现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魄力和远见,这一举措在省内开了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九大的风气之先。当前,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是我们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我们搞好学习、搞好研究、搞好宣传、搞好落实,也就是要学深、悟透、笃行。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大家最熟悉的一个热词就是我们的时代定位:新时代。我认为,新时代第一是划时代,是对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精准判断。第二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要从事伟大事业,要实现伟大梦想,要建设伟大工程。这个时代还是一个强起来的时代。因为我们今天面对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样一个历史性飞跃。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需要新思想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有重大创新,有重大发展。应该说,在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科学理论指导意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的新境界。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就是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实践。最后,我也衷心祝愿研究中心能够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能够做世界学术的贡献者。


刘文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要在以下四方面着力:

一是要在精准学习研究上着力。学习、研究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研究中心的重要任务,要聚焦其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精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五个历史定位、精准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历史特点、精准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十五年的历史阶段、精准把握决胜期和历史交汇期这两个重要时期、精准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

二是要在指导办学实践上着力。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的发展目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办学实践、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水利电力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是要在发挥育人功能上着力。要更加坚定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各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想引领、政治引领、价值引领,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四是要在强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上着力。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落地、生根和结果,用好这一思想指导学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汇聚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学术大师,培养造就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骨干队伍,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影响力和学术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跨越发展。


媒体链接:

河南日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7-11/03/content_196517.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