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
──
河南高校服务“三农”纪实
本报记者 曲昌荣
“老师,我以为您不来了,全班同学都在等着您呢!”今年8月的一天清晨,新乡市获嘉县东碑村小学门口,一个男孩在等着因事迟到了10多分钟的“老师”。他的“老师”就是河南师大“科技兴农”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这些“老师”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教他们学知识、做游戏,带他们认识农村外的广阔天地。
近年来,中原乡村经常活跃着大学生的身影。河南各高校坚持服务“三农”,师生们走出校门、走向广阔的田野,为农业大省的新跨越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驻村扶贫,让穷山村变了模样,人均收入翻一番
“这是在你们帮扶下种植的,今年收成好,赚了不少钱,您可一定要把这些黑木耳带给学校的师生们尝尝鲜啊!”11月13日下午,焦作市修武县金陵坡村村民侯小安把刚采下的一篮子黑木耳硬塞到驻村队员、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刘志怀的怀里。
位于修武县西北部深山区的金陵坡村原是省级贫困村,全村110口人,耕地面积只有105亩,人均年收入不足950元。
为帮助农民架起致富“金桥”,河南理工大学把这个村确定为帮扶点。帮扶队员们走遍了7个自然村及其所属12条岭,先后召开了20次会议,帮助村委理清发展思路。根据该村山坡岭地广阔、灌木丛生、草籽丰富、大量闲置山坡可以利用的特点,工作队因势利导,先后考察了养殖和种植方面的项目,确定种植以木耳和西红柿为主,养殖以土鸡养殖为主,山坡改造以退耕还林为主。
工作队筹集资金,买来台钻、水管、水泵等工具与木耳菌种。在他们带领下,一半以上的农户种植了木耳,西红柿也大面积种植。工作队还请来河南省水文地质队总工程师勘察附近泉水情况,建立俄芋泉引水渠道,河南理工大学后勤总公司提供2万元资金修建了两个蓄水量共约70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全村的用水难题,并可灌溉农田100多亩。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今年金陵坡村人均净收入由950元提高到了1800元以上,一举甩掉了贫困“帽子”。
记者点评:河南省高校科研经费1/3资助涉农专业,在畜牧养殖、饲料生产、食品加工等方面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高校这样服务“三农”,道路将越走越宽。
吃得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用专业知识服务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浚县白寺乡曾号称“四十五里火龙岗”,多年来打不出井水,乡亲们只能利用有限的雨水和地表水,生活极度困难。多少专家来了又走了,摇摇头留下一句话:没水!
2003年暑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岩工系教师李永乐带着学生们来到这里,通过地球物理测量等手段,用20多天的时间定了8眼井位。在乡亲们怀疑的目光中,师生们憋足了劲,夜以继日地干下去。结果奇迹发生了:这8眼井打一个成一个,水量、水质都很好,当地近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解决了!
第二年,这支找水小分队又来到台前县。当地人一直饮用矿化度很高、含氟等有害元素的咸水,严重损害身体。师生们经过20多天的实地调查和论证,得出结论:在200—350米深处有淡水。他们指定了10多个打井点,施工后同样个个都打出了清亮亮的水,每天都能出水5万吨,可供县城六七万人正常用水。
像这样服务农村的小分队,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还有很多。“我们学校以水利水电为特长,我们培养的就是‘吃得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要求师生坚持知行统一,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朱海风教授说。
记者点评:很多大学生到农村“水土不服”,把“吃得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作为培养目标,是一剂“良药”。
村里来了大学生,大学开了“村官”专业
“农村有的地方仍太穷,农民家里牲畜病了都不知道怎么办。我在大学里一定好好学,将来回去领着村里人致富。”今年9月,信阳市息县土店乡米围孜村18岁的汪春节,成为河南农业大学首届“村官”专业的学生。
今年4月15日,在河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高校能不能开设一个“村官”专业?河南农业大学率先拿出了方案,即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内增设“农村发展与管理”方向,首批招生60人,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
新的方向一设立,立即在2008年招生中显示出强大吸引力:计划招生60人,而上线人数则达到了931人,“农村发展与管理”成为最吃香的专业。首批60名学生入校后,分别学习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专业课程和与农村基层管理、农村政策研究、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课程,学生要利用寒暑假到农村做“见习村官”。
“我们希望,通过4年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是农村基层工作管理人才的最佳人选。”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处处长冯国庆说。
记者点评: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河南拥有7000万农民,相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会有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