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报》:康迎宾 与时间和险情赛跑的人
(编辑: |供稿: 《教育时报》 日期:2008年09月23日 )
编者按:2008年7月27日-9月8日,我校按照河南省水利厅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水利工作组的要求,精心选拔10名师生对江油市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勘察设计工作,支援了当地水利重建。《教育时报》9月9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康迎宾:与时间和险情赛跑的人
□ 本报记者 常启武
9月4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副院长康迎宾和他所在的河南省水利厅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水利工作组的同志们就要离开江油返回河南了。出发前,他们都要在集中封闭办公住地江油市水务局六合埝管理所门前拍上几张照片留念。“平时太忙了没顾上,今天大家要多照几张啊……” 在江油近50天的高强度工作,使本来就非常消瘦的康迎宾变得又黑又瘦了,但精神状态很好,招呼同来的师生排队留影。
“5.12”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省江油市187座水库受损,堤防工程损毁50.75公里,村镇供水设施损害47740处,全市水利工程普遍出现险情和受损。这些水库小的蓄水几十万立方米,大的蓄水数百万立方米,一旦溃坝,直接威胁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加上又处于汛期,更增加了水利工程的防汛安全压力。7月下旬,根据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水利工作组的指示精神,成立了“河南省水利援建江油市病险水库工程勘察设计组”,康迎宾和水利学院的12名工程技术人员成为设计组的成员奔赴四川省江油地区,参加该地区小水库灾后除险加固设计工作。
“这屋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来到之后买的!” 在江油市水务局六合埝管理所203、208房间里,康迎宾指着双层铁架床、桌上电风扇、办公用品说。为了不给当地水利部门添麻烦,参加水利援建江油市病险水库工程勘察设计组的8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里装上了网线、电话,买回了饮水机,将学院为援建队员配置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摆好,一个在江油的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室就算开张了。由于房间有限,康迎宾这位学院领导也只能“屈尊”和一起到江油开展援建活动的水利学院田林钢、孙少楠、何吉、赵继伟、王新建5名青年教师和他们所带的6名研究生同住一个寝室,成为睡上下铺的“兄弟”,过着这样的集体生活,40多岁的他戏说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与兄弟单位的朋友们还来不及认识和问候一下,康迎宾把水利学院的12名师生兵分两路,在省水利设计公司的组织带领下,立即投入到了江油市茯苓乡、东兴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勘测工作中。江油市水库大多位于崇山峻岭之中,道路崎岖险峻。暴雨和余震,造成部分路段的山体经常滑坡或路基塌陷,不仅堵塞交通,而且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极大安全隐患。路不通了,康迎宾和师生们就停下车,背着仪器仪表步行;遇上大的塌方,他们就翻山越岭绕道而行,有的还要跋山涉水,步行十几里的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由于江油地区特别是库区,山草茂盛、瘴气弥漫、蚊叮虫咬,加之水土不服,康迎宾和几位同学四肢出满了红疙瘩,尽管回来后吃药打针,仍止不住痒的钻心。
由于江油市的水库大都缺乏勘探、水文、地质、设计等基础资料,野外勘探非常重要。为了及时掌握数据,晚上回来后,康迎宾和他带的研究生们就要赶制水库的第一手勘测成果及技术报告。办公室里没有空调,要凉快些只能靠电扇和开窗户。康迎宾和师生们专心致志地研究着面前电脑里显示的水库剖面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险情的细节。这在外行人眼中显得枯燥无味的图表,他已经看了一个多月。 “那几天几乎天天加班,定的是十点钟,但是大家基本都连续工作到12点以后了。”“我们计划着8、9月份设计完成,10月份能审批下来,11月份就全面开工建设,首先保证他们的安全,加固是很关键的。”康迎宾认真的说。
由于天气湿热,加上受潮受凉,康迎宾得了严重的颈椎病,脖子一动就疼痛得厉害。没有办法,他只得到附近的矿井医院进行牵引治疗。“最担心的是发生余震,但这期间六级以上的4次余震都让我们给碰上了,记得最多一天还发生过8次余震!”呆在住处的他非常担心在野外进行实地勘探的其他师生的安全问题,一会一个一个电话的询问。得知大家都没有什么意外,他才算放了心。
9月3日,康迎宾将凝聚了学院12位师生的劳动成果——江油市43座水库勘探资料和设计方案报送江油市水务局有关部门。翔实的数据,准确的制图获得了江油市水务局的负责同志高度赞赏。在总结大会上,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张国辉也对学院师生提前10天完成任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坐在下面旁听汇报的师生们的心里自然美滋滋的。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和双手亲自为灾区人民贡献了一份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