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通讯员 张健恺
影窗一搭,灯光一打,配乐一响,夜幕下的皮影戏开场了。
灯光穿透白色幕布,荧幕上真假美猴王皮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影窗后,一个男孩,巧妙地操控着皮影的各个部位,单薄的皮影在他的演绎下,出神入化、活灵活现。
这个巧手调度、步履不停地男孩就是用专业赋能非遗传承,致力于将皮影戏搬上世界舞台的“西语小将”黄新潮。
结下情缘:用皮影传播中国声音
“西语小将”是黄新潮小红书账号的名字,在他众多记录日常生活、分享西语专业学习心得的小红书笔记中,一条获赞颇多、用西语演绎中国皮影戏的笔记引起了顶端新闻记者的关注。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从诞生起,就深受民间百姓喜爱。据记载,皮影在宋代时已呈现“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景象。
黄新潮把自己和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渊源形容为“兴趣使然”。
黄新潮说最初接触皮影戏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到非遗传承等因素,只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
后来在汉语国际教育(西班牙语)专业的学习和活动中,黄新潮要经常和外国友人进行文化交流,渐渐地他就萌生了用西语演绎皮影戏的想法,并对皮影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
“我想用西语把皮影戏带上国际舞台,传播给世界。”黄新潮表示在了解皮影戏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黄新潮向搭档Kira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两个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一系列的构思设计,最终他们决定做一个西语访谈节目“我用西语讲非遗”。
“我们第一期的主角便是皮影戏。”黄新潮和搭档Kira共设置了七个环节来向大家介绍皮影戏的起源与兴起,并通过现场教授、演绎的方式来呈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的丰厚底蕴。
为了达到更好的演绎效果,黄新潮下足了苦功夫。他不仅自学皮影戏表演的“一招一式”,还贴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灵活运用网络热词编写皮影戏剧本。
“我这里除了有皮影戏表演时用到的幕布和灯具,还珍藏了十几种皮影人物。”对于演绎皮影戏的工具,黄新潮如数家珍。
“节目结束后,我们还采访了外教和一些外籍的同学,询问他们观看完皮影戏后的感受。”黄新潮说,“看到他们竖起的大拇指时我心里开心极了。”
“我一直觉得传承我们中国的非遗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会一直做下去的事情。”黄新潮坚定地说道。
学以致用:用专业赋能非遗传承
让更多的年轻人和自己一样喜欢非遗,传承并保护非遗,这也是黄新潮一直以来的梦想。
一方面,黄新潮通过皮影戏展演的方式传播非遗文化,科普非遗知识。
他不仅在课堂上、学院里进行演绎,还把皮影戏“搬”到了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2023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少年“汉语桥”夏令营等“大舞台”中,进而让更多人感受非遗之美,了解中华文化。
另一方面,黄新潮注重将创新元素融入到皮影戏创作和展演中,“我尝试着将皮影戏和诸多小语种进行结合,赋予皮影戏全新的展现形式。”
“我还将皮影戏的展演过程剪辑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关注非遗文化。”
作为自媒体博主,黄新潮还积极借助小红书、抖音平台来让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皮影戏有所了解,并由此去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谈及未来对皮影艺术传承的规划,黄新潮希望立足汉语国际教育(西班牙语)专业发挥自己的微弱力量,将皮影戏带到更多的国家,进而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皮影戏,领略中国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所学的专业意味着我未来会有很多机会到各个国家进行走访交流,而皮影戏将是我随身携带的中国非遗文化名片。”黄新潮表示非常骄傲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魅力。
正如黄新潮在那次西语访谈节目的PPT上写到的那句话一样,“传承就像长在根里的东西,是会不断发芽的”。
未来,黄新潮将继续传承创新非遗之美,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让非遗展现出恒久魅力,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风采。
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120887B545BE4E70B9649A31CEC700#/?categoryId=-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