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焦红波: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
(编辑: 刘叶 |供稿: 河南日报客户端 日期:2023年02月18日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明确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等奋斗目标,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自觉、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拓展,这为我们进一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生活成为人的自觉追求

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突出表现为精神生活成为人的自觉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精神追求向上向善。

精神富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充分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把实现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不断用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富有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完成好这一目标任务,则必须高度关注精神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只有引导人们建立起和谐、有序、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确保经济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行。而精神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以及精神文明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会有很强的渗透作用,这样的“上层建筑”就会对“经济基础”起到一个更积极正确的引导,会使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促进社会和谐性增长。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稳固的物质基础。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达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物质保障。当前,仍需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将共同富裕理念贯彻到现实的制度建设与政策措施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待遇。其次,要从发展模式上由靠投资拉动经济向消费拉动转变。要重视调整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深层次因素,推动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

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满足人民多样的文化需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要求国家强化对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首先,要用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积极利用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多样性文化需求,打造更加精准的公共文化服务。其次,要大力开展优质文化惠民工程,改进和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基层文化服务供给,使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营造崇德向善的舆论环境。推动人民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建构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性的价值体系。要通过典型宣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中。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14642051469121945637780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