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3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党委主体责任,从各个各方面加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成绩喜人,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并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一、学校党委政治站位高,坚持“三个第一”的理念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2015年年底,刚到学校工作不久的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即提出,要坚持用“三个第一”理念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即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打造成第一课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打造成第一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第一学院。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决策部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学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行政定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还通过听课、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校领导和分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校领导主动研究学院工作,对学院开展经常性工作指导。全体党委成员带头讲形势与政策课,学时数符合上级要求。学校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和支持,积极营造全校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有利舆论环境。目前,“三个第一”的理念在全校已经深入人心、形成自觉。
二、加强顶层设计,高标准全面规划思政课建设
为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2019年上半年,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党委研究通过了《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关于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华水党2019[53]号),从指导思想、总体任务、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了努力方向。2020年上半年,党委又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华水党2020[14]号 ),对思政课建设的难点“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工作任务、责任主体、工作机制、组织形式、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落实专项经费,为思政课建设提供重点支持
学校按照《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较早落实了生均20元的思政课专项经费。2019年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下发以后,根据文件要求,从2020年起,学校按照生均40元的新标准落实思政课专项经费。此外,从2019年起,学校每年提供60万元的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配套经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列为学校的特色培育学科,每年提供20万元的学科建设经费。经费总数远远超过上级规定的标准。
2019年下半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搬入宽敞明亮的新办公楼,总面积近1400平米,办公用房面积比原来增加了近3倍,为每位教工配备了电脑,每人一个工作位,改造建设了学术报告厅、资料室、会议室、教研室、文化长廊、党员活动室、教工小家等,办公空间和环境大为改善。
四、加强组织建设,选优培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
2009年学校独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5年11月更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全内设机构,按要求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品德、中国近现代史、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等6个教研室和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3个学术机构。建有广谱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黄柏山精神研究中心、高校德育拓新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机构。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按照选优培强的原则配备学院领导班子,4名成员中,教授2人,博士3人,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业务功底扎实。领导班子团结,班子成员“四个意识”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心,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是信念坚定、服务师生、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较好地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重学习,讲政治,抓班子,带队伍,树正气,聚人心,保稳定,促发展,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院各项工作发展势头好。学院党委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基层党组织标杆院系,研究生党支部被评为河南省高校“样板支部”,3个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五、多途并举,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党委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外部引进,壮大专职队伍力量。近年来,校党委高度重视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在进人指标上给予倾斜,上不封顶。有关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多方联系,求贤若渴,千方百计引人才。2019年引进博士8名,2020年引进博士、硕士7名,2021年引进博士3名、优秀硕士10名。
学校还特别注重柔性引进学术大咖加盟,著名哲学家、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被学校聘为特聘教授,对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加强团队建设。2018年韩教授作为负责人成功获批河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研究”1项,实现了学院省级创新团队项目新的突破。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议,组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之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等4个学术团队,为凝练学科方向、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指导科学研究。以专题会议、重点辅导等形式具体指导项目申报、论文写作及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组织青年博士骨干进行“强国逻辑”研究,开展丛书研究和写作。对学术骨干的高质量论文进行指导、推荐,帮助教师成长。学院教师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能力持续提升,高层次项目和成果持续增多。三是助力学术交流。指导帮助学院组织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与经验”等全国性高端学术研讨会,邀请欧阳康、陈曙光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指导学院组织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读书报告会,并推荐读书报告会研讨成果在权威媒体光明网理论频道进行报道。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增强了校内外学术交流,扩大了华水马学科的社会影响。四是开展理论宣讲。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多次面向全校处级以上干部进行校作专题辅导报告,为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通过校内转岗,充实专职教师力量。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秀博士毕业生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引进困难,学校通过内部转岗的办法解决专职思政课教师不足的问题。经充分调研、党委研究,2021年,精选33位具有社科类专业背景、硕士学位的其他管理岗位、技术服务岗位的人员转为思政课专职教师岗。目前这批人员有的已经验收合格承担教学任务,有的正在接受岗前培训,陆续安排教学任务。
(三)通过安排教学任务,培育壮大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2019年5月制定下发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规定,“符合条件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或相近学科背景的校内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每年至少承担1门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聘任思想政治理论课退休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2020年5月学校制定下发的《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申了以上原则,对校内党政干部承担“形势与政策”课作了进一步规范,要求“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要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中层党团干部不少于6个课时”。为了鼓励这一批人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办法规定,校内党政管理干部承担思政课教学工作量计酬限额是其他课程的2倍。近年来,一大批符合条件的校内党政干部活跃在思政课讲台上,他们有管理经验和社会阅历优势,有马学科专业基础,成为一支有生力量。目前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较多的校内党政管理干部共56人。
学校还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积极聘任有关地方党政负责同志、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行业先进模范等来校授课。
(四)加强内部培养,提高业务素养。一是加强岗位练兵,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坚持走出去,拓宽业务视野。三是加强社会实践,提高联系实际能力。
(五)完善评价机制,落实职称评审“三单独”政策。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职称评审问题,2021年,决定对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极大地激发了思政课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通过以上措施,思政课师资队伍切实得到加强。现有专职教师数量达到上级要求的师生比1:350的标准。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绝大多数教师评教成绩都在良好以上,还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在全省各种讲课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入选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委员1人,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第二届二等奖1人,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2人、一等奖5人,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6人,河南省教学标兵6人,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6人。在2018年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中,3位教师分别荣获一等奖,被授予“教学能手”,是全省获一等奖最多的高校;多位教师被评为年度校级最美教师等等,集中反映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六、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效果
近年来,校党委大力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上,思政课教师比古论今、贯通中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或娓娓道来、语重心长,或义嬉笑怒骂、豪情满怀,把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思想的厚度、视野的广度、情感的温度融为一体,受到广大学生的真心喜爱。在课堂之外,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的理念,多年坚持开展“尚德杯”演讲赛、“鉴史杯”历史情景剧大赛、“明理杯”辩论赛、“筑梦杯”微视频大赛,覆盖全体学生,层层选拔。在校外开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选派学生代表到大别山、红旗渠、焦裕禄纪念馆、黄柏山等地参观考察,结束后到所在班级宣讲体会。组织2021级全体学生分期分批到大别山鄂豫皖首府博物馆、何家冲红25军长征出发地、新县田埔大湾等地接受红色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教育,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3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思想品德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被认定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全国水利教育协会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负责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是全省高校思政理论课仅有的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之一;2021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获得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获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2022年,《黄河文化多维度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育人体系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加强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科学性研究》、《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优秀水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得到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
七、大力加强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实力持续增长
近年来,校党委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实力增长较快。一是积极申报博士点,进一步明确了学科优势特色和短板。二是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增长较快。近3年,本学科获批和完成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23篇,出版著作16部。三是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科研项目评审、举办学术报告等形式加强了与一流学科专家的联系,获得了高端指导。四是科研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项,省教育厅、省社科联、郑州市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各1项。五是严抓研究生培养各环节,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六是凝练形成了4个学术团队,学科结构得到优化,为凝练学科方向、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绩已成历史,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为指导,抗牢政治责任,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为立德树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157400042243660242&item_id=6157400042243660242&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