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编辑: 黄立赫 |供稿: 学习强国 日期:2021年12月01日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结了一年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阐明了起草《决议》的主要考虑、突出特点和重要内容,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学习总结党史提出明确要求,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决议》开创性提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忠诚之心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确立核心、维护核心、听核心指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党的优良历史传统、独特政治优势和重要发展经验。

要充分认识“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坚定不移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跟随核心、维护核心,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要把学习全会《决议》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把学习“四史”与学习《决议》贯通起来,切实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方面更进一步,在政治上忠诚核心、思想上紧随核心、行动上捍卫核心。

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出始终从政治上看问题、办事情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运用到办学具体实践中去,使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高校事业发展需要,把中央和省委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二、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形成的“十个坚持”宝贵历史经验,以奋进之心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六中全会以宏阔的历史格局、深邃的战略洞察、长远的发展眼光,总结了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高校要以“回首方能鉴古今”历史视野和“凌空始觉海波平”的政治站位,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国际形势中把握发展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要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体系。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任何国家的教育都有政治属性,都有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价值和责任。我们要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贯穿高等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构建以“四为”为根本目标的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为”论断彰显了我国大学的人民立场和政治属性,揭示了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初心使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构建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追求的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省委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依赖创新,不在创新发展上迎头赶上,就没有出路、没有前途。河南高等教育要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整合资源、攥紧拳头,把各种创新要素更好地聚合在一起,使河南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和国家战略需求,用一流创新生态支撑国家现代化。

要构建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根本支撑的育人体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们要牢牢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立教之本”,把人才培养引进作为重中之重,更好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健全完善汇聚一流人才的体制机制,持续改进人才评价奖励机制,完善高校教师发展机制,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和“四有好老师”队伍。

要构建以国际交流合作为根本使命的开放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高校要主动担当起率先对外开放的责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跟上知识更新的节奏,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求,汇聚更多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资源,借鉴他山之石,保持和发扬自身的独特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要构建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根本导向的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高校要坚持系统思维,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完善办学治教体系,出台系统集成的制度体系,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三、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以责任之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高校必须忠实贯彻《决议》提出的为党育人的具体要求,把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大批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全面系统推进“三进”工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教学大纲,精心编写教学方案,站稳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规律,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准、讲活、讲好,真正把透彻的理论讲透彻、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把思想的魅力讲出来,把信仰的味道讲出来,让这一富有理论深度、实践广度、人生厚度、现实温度的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深深扎根。

要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大学生。从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感悟党构建起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代理想”的理想体系,凝聚共同的思想基础,使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崇高之志,确立人生规划,让自己在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中不断成长、绽放异彩。

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年大学生。广泛凝聚价值共识,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使青年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最终转化为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要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青年大学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是强起来的时代,强起来的时代需要造就强起来的人。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脊梁和先锋力量,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与学术前沿,强化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勤学善思,用知识厚植底气。主动迎接创新范式变革,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敢于突破定势、大胆质疑,研究真问题、钻研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勇攀高峰,用创新不负时代。勇于从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认知,让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成为求学修为的基本功,躬身笃行,用奋斗担当使命。

(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709563407688238859&item_id=7709563407688238859&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