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国际教育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大别山革命精神学习培训活动等
供稿:李慧杰 雷鸣 国际教育学院 土木交通与工程学院 | 编辑:刘春杰 日期:2019年07月09日

国际教育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大别山革命精神学习培训活动

(国际教育学院李慧杰供稿)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励广大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奋进新时代,72--4日,国际教育学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及部分教职工到河南省信阳市进行为期三天的大别山革命精神学习培训。院党委书记潘松岭,副书记张卫建,副院长刘桂华、李俊利等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学习培训。


学员们实地瞻仰了位于新县的许世友将军故居,新县红色历史是大别山红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许世友将军生活环境、生平的了解以及墓地的瞻仰,学员们更加深切地了解到许将军为何坚定不移地忠于党和人民,赤胆忠心昭后人。


72日下午6点,潘松龄给学员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他讲到,大别山精神的实质,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学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每一位党员必须肩负责任,在每一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希望学员们认真学习实践大别山精神,当好广大师生的表率。


晚上7:30,叶重豪教授为学员们作大别山精神辅导报告。叶教授从大别山红色历史和英雄故事、鄂豫皖苏区红色历史和大别山精神、光辉的红色历史永恒的红安精神、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启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等方面,系统讲授了大别山红色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等生动感人的事迹,令学员们深受触动。潘松龄总结时提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学员们要不忘培育人才报效祖国的初心和使命,共同努力,把国际教育学院的事业发展得更好。


74日上午,培训班一行来到位于新县城南白毛尖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呈五边形呈五边形结构,高13.1米,象征和纪念着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献身的13万名优秀儿女。


学员们在纪念碑前庄严肃立,张卫建和刘月两位党员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潘松岭书记整理花篮绢带,全体学员三鞠躬,表达对革命烈士最崇高的敬意。


英名墙前,潘松岭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培训班一行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详细了解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形成、巩固、发展、建设过程和根据地的游击战争情况,及新县籍43位授衔将军和50位省级军级干部的生平事迹。学员们深刻感受到鄂豫皖人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别山红旗不倒”的革命气概。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了解了大别山红军革命运动的历史,进一步增强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感情,激发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新时代新任务,更要继承光荣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融入到本职工作中,为国际教育学院和学校的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国际教育学院供图)

土木与交通学院召开第三届流动家长会

(土木与交通学院雷鸣供稿)


201976日,家住重庆的吴应琼坐了18个小时火车来到郑州,参加一场期待已久的重要“会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第三届流动家长会,实地感受孩子的大学生活。像吴应琼这样从辽宁、四川、安徽、河北、山东、甘肃、福建等远道而来的家长还有很多。


6月底,第三届流动家长会的邀请函一经发出就得到了强烈响应,全国各地家长报名达150余人。家长会在花园校区分3个年级、3个会场同时进行。

家长和老师围坐在一起,一见如故,座谈气氛热烈友好。学院领导、辅导员们详细解答了有关师资力量、管理体制、专业优势、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生活服务、考研就业、大学生参军入伍等问题,与家长们就学生出现的共性、个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家长们也对学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参会的家长畅所欲言,微信群中,未参会的家长讨论热烈。自由提问环节,家长们更是三五成群,紧紧围着老师们,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个问题,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认真聆听了来自老师们的每一点信息和给出的每一点建言,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我们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孩子,但老师们却不希望任何一个学生掉队!”2016级土木工程专业谢晨家长说。


真诚、理性、信任的沟通氛围,老师们准确专业的解答,得到了家长一致认可。家长表示,大学召开家长会出人意料、形式新颖但十分必要,满足了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心愿,帮助家庭有效地参与到孩子成长中、参与到高等教育这一重要过程中。家校沟通也为学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拓展了工作空间,有效弥补了家校沟通形式内容单一、信息不通畅等问题给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吴应琼说,她和孩子父亲没上过学,在外打工收入不高,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她不舍得吃、不舍得穿,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孩子小学、初中、高中她都没参加过家长会,这次专程从重庆赶来参加大学的家长会,就是想看看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大学老师们都是什么样,对学生怎么样……“看到老师们认真负责,我放心了!谢谢各位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家长会后,吴应琼带着儿子又匆匆踏上了归途。

土木与交通学院流动家长会发端于2017年暑假,到今年已是第三届。为了积极构建家校育人合力良好局面,增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学校暑期家访工作安排,创新性地提出了举办流动家长会的创举并付诸实施。根据学生分布和家长诉求,该院已利用暑假,在郑州、信阳、杭州、西宁等地召开了多场家长会。不仅满足了家长们对孩子大学成长成才的期望,为老师和家长创造一个面对面、充分沟通交流的机会,最大程度地为家长提供了方便,而且大大激发了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学生成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关注学校发展的热情,有效地推动了多种力量与高校教育过程相结合,丰富了学校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手段,拓展了工作空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果。

“学校主动搭建沟通平台,家校共同助力学生成长!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流动家长会的意义!来这一趟,我的体会是:值!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参加!希望更多的家长们亲身体验!”一位家长满怀感慨地说。(土木与交通学院供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