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河南省高校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朗诵会中获得佳绩
(统战部于海丽供稿)

6月12日,河南省高校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朗诵会决赛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举行,我校参赛队配合默契,发挥出色,经过与来自全省40所院校参赛队伍的激烈角逐,荣获二等奖。

比赛中,各参赛队选送节目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讴歌了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充分展现了我省高校广大统战成员和统战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我校选送的作品《就是那一只蟋蟀》,由我校水务研究院副院长张清年,信息化办公室马英和张志豪,校团委任智,统战部王婧五位老师精彩演绎,深情表达了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赞颂和海峡两岸不能分割的同根情感,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本次诗歌朗诵会由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承办,是全省高校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比赛旨在展望全省高校统战工作美好的发展前景,凝聚全省教育系统统一战线力量,为全省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统战部 供图)
那山那水那一程
--土木与交通学院举办华水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事迹分享交流会
(土木与交通学院 王昊坤 供稿)

为进一步巩固我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成效,培养我院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促进我院学生全方面发展、内涵式提升,6月6日晚,我院在龙子湖校区5102教室举行了土木学风建设暨“出彩土木人”系列分享交流会之三--《那山那水那一程》。我校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刘冬东、程娜、李宏伟、张峰升参加本次交流会。2017级辅导员于文凤、2018级辅导员李欣楠、高桢赞以及200余名学生到场聆听。本次交流会由我校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2015级辅导员王昊坤主持。

不忘初心: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此次交流会在第四届研支团支教纪实片--《飞扬的青春》中拉开序幕。多彩贵州、荷都安龙的秀丽风景令人向往,孩子们对未来充满渴望的眼神更让人动容。队长王昊坤讲道,在去安龙之前,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到最艰苦、最需要支教老师的地方去,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实实在在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工作。支教团婉拒了当地政府、学校提供的优越条件和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最终,当地各级领导被他们的决心和真情所打动,一行五人被分配到当地最贫困的乡镇--笃山镇,到了支教和志愿服务工作的第一线。“追梦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梦想也绝不是敲敲打打就能实现。”王昊坤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同学们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努力践行华水人“下得去、吃的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品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奉献青春力量。
不倦躬耕:志之所趋、支教“黔”行,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无论孩子们多么调皮,上课多么不认真,走近他们看到的是真挚的笑容,纯洁的眼神,这或许就是支教的动力。”支教团成员刘冬东以视频和PPT为载体,讲述了支教团队员们在工作中的付出与收获。从深夜点蜡批改作业到顶着狂风暴雨走向课堂,从构建知识框图到课后精心辅导,他们克服课程任务重、学生基础差等困难,细心研读教材,丰富课堂形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帮助学生打牢基础知识。随着学生成绩的逐步提升,当地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对他们越来越支持和信任,他们也收获到一种强烈而又真实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大学是一个人价值观念成型的关键时期,同学们要惜时如金、淡泊名利,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刘冬东如是说。
不负使命:扶贫扶智、教书育人,志愿公益服务结硕果
支教团成员程娜、李宏伟围绕“以支教为点,以扶贫为线”这一工作主线,向同学们详细地讲述了第四届研支团开展的“华水润荷都”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项目以及“七彩课堂进村小”、“圆梦微心愿”、“爱新桌椅捐赠”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李宏伟说:“支教,我们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山外更加精彩的世界;分享,希望城市里的你们不要忘了大山的那一边,珍惜内心深处的那份朴实与纯真。纵使城市的夜空看不到北斗星,大家依旧要铭记最初的梦想,坚持正确的航向”。在一年的支教时光里,华水研支团的成员们用不悔的青春,扎根基层,刻苦奋进,用行动传递爱心,用青春助力扶贫,受到贵州团省委、安龙县政府、团县委和校方的高度评价,先后被新华网、中国共青团网、凤凰网、贵州省政府网、多彩贵州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在传递爱心和志愿精神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华水人作为志愿者坚持奉献,自强不息的良好风貌。
不说再见:挥手远离、梦回安龙,一年支教一生牵挂
程娜说:“忘不了,那山那水那一程;忘不了,那天那云那份情”,刘冬东说:“每次收到孩子们的来信,都会感到鼻子酸了,眼眶红了”,张峰升说:“离别前孩子们悄悄为我准备了生日蛋糕,那是此生最珍贵的礼物”,王昊坤说:“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停水、停电、交通不便所带来的困难与烦恼,总会在一起工作、生活的时光中销声匿迹。一起被困雨中的无奈、一起冒雨奔跑的洒脱、一起奋斗的那些忙碌与充实、一起面对的那些朴实与纯真,互相之间的支持与鼓励,使得支教团成员凝为一体,给彼此的人生中留下了一份关于笃山的美好回忆。
在一年的支教中,五名成员完成了从平凡人到志愿者,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这一年,他们用飞扬的青春,还原着爱的质朴;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爱的距离;用坚定的眼神,诠释着爱的意义;用一年的青春去奋斗,用一生去回忆这段难忘的青春。会后,部分学生与支教团成员就加入研究生支教团的及在校期间参与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弘扬华水研支团精诚团结、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宝贵精神,坚持知行合一,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土木与交通学院 供图)
管理与经济学院MBA联合会成功参加第五届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
(管理与经济学院 供稿)

2019年6月6日--6月9日,2019第五届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简称“国谊赛”)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46支参赛队伍参加此次活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MBA联合会首次单独组队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简称:国谊赛)是在海内外商学院MBA/EMBA及企业代表群体中开展的一项体验式社交赛事,倡导“坚毅、协作、共赢、公益”的理念。通过户外宿营和交流互动,了解沙漠、认识沙漠、保护沙漠,同时促进商学院群体的社会交流;通过团队协作、坚持拼搏来达成心灵的成长突破,践行商学院社会责任。2019第五届国谊赛以“大漠英雄谁与争锋”为赛事主题,旨在把国谊赛打造为一场与自己较量的沙漠历练、一段在大漠见证真情的永久记忆,一个展示团队和个人魅力的户外平台,一场商学院人的大漠英雄会。

学院MBA联合会在首次单独组队,依靠团队协作、稳扎稳打,不但全体完赛,而且取得了团体总成绩十三、院校团体成绩第十的优异成绩。六名参赛队员凭着坚韧的毅力,两天徒步穿越有“红色公牛”之称的乌兰布和沙漠,55公里的赛道包括沙漠、戈壁、滩涂、黄河水道、绿洲、公路、湿地等多地形,沿途经过高低起伏的沙丘、沙海结合的湿地绿洲,深入到沙漠腹地,有高大的金字塔沙丘、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秋链,充分体验大自然野性的美。
第五届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已圆满落幕,每一个拼尽全力的商学院人都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荣誉,更是为了通过这次寻心之旅找到属于MBA人的灵魂,通过国谊赛进一步体会团队协作、精英管理、商业智慧和社会责任,为商海中的乘风破浪增添一份勇气;也是为了在竞争与合作中增进商学院间的友谊,提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商学学子的凝聚力,传播MBA精神,践行社会责任。(管理与经济学院 供图)
我校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一汽丰田杯”第二届工业工程
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中再获佳绩
(管理与经济学院 黄毅敏 供稿)

近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一汽丰田杯”第二届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在天津圆满落幕。此次共有全国范围内127所高校及企业的392项作品参赛。
我校管理与经济学院“梦之翼”团队(团队成员:易淑炜、李雪、张得川、申世轩)在黄毅敏老师带队指导下,历时11个月的不断努力,经过初赛、复赛重重考验,挺进决赛,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对参赛作品进行反复修改与彩排,不断调整,并最终取得了全国本科生组总决赛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我校“梦之翼”团队首个登台进行作品展示和答辩。参赛选手对工艺布局流程分析全面严谨,讲解规范标准,答辩思路清晰,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及台下观众的一致肯定。(管理与经济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