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郭福利 吴菲菲 管理与经济学院
| 编辑:龙腾云
日期:2018年10月21日

工商管理2020年新增博士点建设研讨会现场

副校长刘雪梅等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高闯教授、国务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杨晓光教授合影
(管理与经济学院 供图)
10月20日上午,我校工商管理2020年新增博士点建设研讨会在管理与经济学院6314会议室举行。根据学校2020年新增博士点建设工作安排,特别邀请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高闯教授、国务院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杨晓光教授到会指导。我校副校长刘雪梅教授、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李纲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刘雪梅代表学校,向两位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商管理博士点建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特别介绍我校管理学科的发展情况,恳请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为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多提宝贵意见。李纲从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题汇报。
高闯、杨晓光两位专家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精心准备,应对激烈竞争。预计2020年会有30所以上高校申请工商管理博士点,竞争十分激烈;同时,第四轮学科评估之后,各省市提出了一系列特色、优势学科建设计划,对工商管理等各学科的投入不断加大,进一步增加了申请难度和竞争强度。第二,关注政策,争做省内第一。2017年,国家对工商管理新增博士点申报具有明显政策导向:一是填补各省工商管理博士点空白,二是向落后偏远地区倾斜。因此,必须时刻关注博士点申请政策,并持续加大投入,努力做到省内第一。第三,凝练方向,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根据要求,工商管理博士点至少有三个“地道”的主流方向,拥有“地道”的学科方向科研成果,凸显该学科在国家重大项目、顶级期刊、杰出人才和学科平台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同时,结合水利水电特色,将资源技术经济与管理打造成特色方向。第四,弥补短板,放大亮点。一是要引进会计与财务管理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弥补该学科方向的短板;二是力争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设省部级智库或人文基地,填补空白,放大亮点;三是积极采取措施,力争在教师、研究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方面形成亮点。第五,加大投入,强化实验室建设。围绕工商管理博士点建设,加大投入,整合校内资源,建设能够支撑学科发展、打动专家评委、具有可视化特征的科研实验室,并积极申报河南省重点实验,建设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和智库。
刘雪梅强调,一定要根据专家的意见、建议,围绕博士点建设需要,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具体政策,引进杰出青年人才,凝练工商管理学科方向,补齐短板、弥补弱项、凸显特色,提高学科的层次和水平,力争实现工商管理博士点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