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张梅名师工作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手拉手”集体备课会
供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刘叶 日期:2023年10月02日



为讲好2023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9月28日下午,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张梅名师工作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省内三所高校共同举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手拉手”集体备课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副院长贾兵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培庆,郑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赵姗和郑州电力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姬迎喜出席备课会,四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共40余人到场参会。集体备课会有章节主讲人发言、教学研讨、专家点评和总结讲话四部分,活动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彭慧敏主持。

彭慧敏首先介绍了参会人员、备课会举办背景和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张梅名师工作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成立以来开展学术交流和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七位章节负责人以说课的形式依次发言。张梅从绪论着手,向与会人员传授了如何讲好“德法”“第一堂课”的经验,并结合主持的省级本科一流线上课程作了示范教学,以及从做好教师的自我介绍、为什么大学还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及课程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讲解。卢保娣、袁进霞、吴娜、赵姗、徐玉和郑冬冬等教师分别针对不同章节,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的教学重点、难点、创新点进行梳理和阐释,强调了新版教材在相应章节的修订重点,并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创新理论如何有机融入提出多视角教学建议。

各位主讲教师的发言思路清晰、见解深刻、逻辑严谨、设计新颖,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很受启发、收获满满,为顺利开展本学期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教学研讨环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德法”教研室主任余佳莹简要介绍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课联动·四域融合”实践教学品牌,对“尚德杯”主题演讲比赛方案和流程、实践教学手册的使用、新学期教学安排作了详细讲解。来自共建高校的教师代表许亦、郑直、王利娟等结合个人体会谈了教学思路和创新观点。

共建高校马院负责人韩培庆、赵姗、姬迎喜均表示,本次集体备课会举办成功、务实高效,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和研讨受益匪浅、意义重大,今后会继续加强合作共建,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成长,夯实教研根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张梅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工作室将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搭建起与各高校马院、专家学者、思政课同行们的互动交流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形成合力,用心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张梅强调,第一,要提高站位,坚守思政课的政治立场,切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第二,要多措并举,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切实担当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努力在“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第三,要异曲同工,确保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

备课会期间,参会教师还参观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展以及河南省高校样板党支部活动室、资料室、教研室等硬件建设,并对学校“三个第一”工作理念和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