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系、部: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申报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通知》(教高〔2007〕639号)文件精神,为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组织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的及内容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
本项目重点支持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二、评审名额与申报条件
1.2007年度教育部评审出3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具体名额分配是:120个名额用于工学学科门类,其中一部分名额用于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建设计划;50个名额用于医学、农学学科门类;50个名额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门类;30个名额用于艺术类;20个名额用于跨学科门类综合改革(在11个学科门类中,进行跨学科门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30个名额用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2.申报条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培养目标明确;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学校重视,拥有较为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以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并具有两年以上的先期建设基础。
3.申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须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且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有两年以上的工作基础。
三、申报办法和时间
联系人:张昕,王晓强 0371-69127233
教务处
二○○七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