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按照学校文件要求,为保证2019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顺利完成,请各学院做好以下工作:
一、查重检测
1.严格按照《全日制本科生实践成果复制比检测实施办法》(教务[2019]3号文)进行。
2.在答辩前完成,各学院要将查重检测结果书面通知到各答辩评委小组。
3.所有本科生(含二学位、往届)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参加查重检测才可以申请答辩资格,各学院要合理安排时间,以免影响工作进程。
4.学生需按相关通知要求上传成果的终稿文档。
5.查重检测工作基本流程(详见附件):
工作时间 |
工作内容 |
5月16日 |
教务处分配数量 |
5月17日 |
1.学院子账号管理员确认指导教师和学生信息(查重工作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进行)。 2.通知学生和教师登陆系统确认个人信息,安排并通知学生上传电子文档时间。 |
检测开始前 |
各学院负责对本院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
答辩开始前 |
学院督促检测进度,保证按时完成。不得晚于答辩开始时间。 |
答辩结束 |
《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简洁)》装入学生成果袋。 |
二、答辩
1.全校毕业答辩工作统一安排在16周(6月10日~6月14日)进行,申请毕业或学位必须参加毕业答辩。
2.各学院须成立院级答辩委员会和答辩评委小组。院级答辩委员会由学院领导、学科专业负责人和专业课教师组成,可聘请校外本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参加,委员会主任由各学院确定;答辩评委小组一般由5-7名专家、1名秘书组成,组长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第13周周一(5月20日)之前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录入答辩评委小组成员名单(包括校级优秀答辩评委组)、答辩安排表(包括校级优秀答辩),同时提交纸质版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及工作实施细则、成绩评分细则。
3.每个答辩评委小组每天答辩的人数一般不超过15人。
4.校级优秀答辩工作统一安排在6月14日下午进行。各学院于校级优秀答辩后两周内报送学院工作总结。
5.二次答辩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6.使用论文查重检测措施可以预防和识别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非正常引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此基础上,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还需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认真评判。
三、成绩上报
1.各学院务必于6月14日15时之前提交给教务科赵老师纸质毕业设计成绩不及格学生名单(一次答辩不及格),6月16日0时之前必须把毕业设计成绩录入到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毕业设计成绩录入只有一天时间)。注意: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的第一指导教师的“教师编号”必须与教务系统中的登陆工号一致。
2.各学院需要在教务系统打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评优
各学院要严格按照学校文件精神进行评优工作,并于6月20日前在系统中提交校级优秀一、二、三等奖(打印出来盖章报送),同时报送校级优秀一等奖光盘、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组推荐材料(包括小组推荐表和小组总结)。
五、材料报送
1.所需报送材料,未明确说明纸质或电子版的,均需同时报送纸质和电子版。
2.纸质交至龙子湖校区12号学生宿舍楼2层12220实践教学科。电子发送至jxgl@ncw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学院和材料名称)。
3.请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要求报送。
六、注意事项:
1.各学院要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后期检查工作,督促学生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督促指导老师整理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教学资料。指导老师要严把毕业计(论文)第一关,避免学生抄袭现象。
2.各学院要加强本次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工作的组织,专人负责,合理安排,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3.没有参加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参与毕业答辩,其答辩补贴由各学院自行确定。
4.各学院要按照通知和《实践教学环节材料规范》要求认真准备各项材料,做好存档,以备检查。此外,各学院要结合各类评估认证和检查需要,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的过程材料下载到本地电脑上留存(有条件的可刻录光盘保存)。
5.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执行学校相关规定,评分要素和比例由各学院自行确定,最后应给出各评分要素统计表。
附件:
关于做好201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工作的通知.pdf
教务处
2019年5月13日